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新京报谈58同城赶集刊虚假信息:别成了招聘诈骗帮凶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5日

    网络平台别成了招聘诈骗的帮凶
 
  来论
 
  本是解决社会问题,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的网络平台,却变成了不法分子实施网络招聘诈骗等不法活动的工具。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有不少毕业生选择利用网络平台寻找工作。但这些网络平台上究竟有多少招聘信息真实可靠呢?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近年来诈骗案例看,58同城、赶集网等网络平台上有为数不少的虚假招聘信息。
 
  近日,澎湃新闻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到近年来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其中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但是裁判文书统计到的还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受骗者囿于维权成本高等原因,选择忍气吞声,让一些诈骗分子逍遥法外。
 
  昨天58同城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称,相关报道引起58同城、赶集网的高度重视,并对媒体的监督表示由衷感谢。下一步将联合警方严打“网络黑产”。
 
  从现有的判例来看,这些虚假招聘信息花样百出,如以各种名目要求应聘者交纳各种费用,诸如岗位保证金、服装费、办卡费、伙食费等;甚至还有医院与骗子合作分成,进行诈骗体检。
 
  同时在58同城、赶集网等网络平台,还经常会出现“招聘兼职打字员”、“淘宝客服”的虚假广告;此外还有诈骗分子以出国务工为诱饵进行诈骗。2017年12月,杭州中院就判决过一起涉案金额6000余万,受害人数2000余人的出国务工诈骗案例。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58同城、赶集网甚至还成了卖淫嫖娼违法犯罪的“温床”。一些卖淫组织团伙盯上了这些网络平台的开放性,通过平台招聘女公关,实际上就是引诱、控制妇女从事卖淫活动。
 
  在得逞之后,这些诈骗分子迅速脱身,他们通过拉黑受害者、拖延、返还小部分诈骗款,甚至恐吓、殴打受害者来“巩固战果”。
 
  本是解决社会问题,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的网络平台,却变成了不法分子实施网络招聘诈骗等不法活动的工具甚至是帮凶。网络平台理应负有主管责任,对于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的用户,平台要起到监管责任;如加强事前审核,核实发布者信息的真实性,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与惩治,对于发布不实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实行诈骗的,要依据情况做出处罚,或是注销、拉入黑名单等,对于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另外,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网络招聘诈骗的打击力度,同时督促网络平台积极履职,对于履职不力的要给予相应处置。作为应聘者也要谨防被骗,一旦被骗,及时向平台和公安机关举报。只有通过各方努力形成的合力,才能填平网络平台上的招聘陷阱,不再让诈骗分子“鸠占鹊巢”。
 
  □戴先任(职员)

分享: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