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理财资金投向难舍房产信托 有银行信披隐匿关键信息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9日

    ■本报记者 张 歆 
 
  虽然商业银行对于房企融资日趋谨慎,多家上市银行开发贷甚至呈现出负增长,但是部分银行的理财资金却依旧在房企融资中扮演重要角色。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一些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虽然相对较高,但是资产配置持续较高比例依赖房企融资,资产种类略显单一。
 
  此外,资管新规(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非标资产的信息披露较为严格,包括融资客户、项目名称、剩余融资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结构、风险状况等。但是,《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披露达标的银行并不多。
 
  理财资金投向
 
  难舍房地产信托
 
  对于银行发行的大多数非结构性理财产品而言,产品说明书中关于投资方向的表述大多大同小异,区别主要在于几个大类资产投资比例的区间范围。
 
  然而,尽管银行展示出来的投资品种十分丰富,但是,对于部分中小银行来说,支撑较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还是房企融资类资产(以房地产信托为主,也包括资管计划)。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投向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分类,其中规模最大的五类行业为:土木工程建筑业、房地产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和道路运输业等,前五类行业占比为51.54%。此后,该报告并未再对理财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行业进行分类,因此上述数据未能获得刷新。
 
  但是,《证券日报》记者观察部分城商行的非典型数据发现,目前仍有较高比例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房地产企业融资。
 
  例如,华东地区某城商行2017年上半年披露出来的月度资产配置情况持续显示,该行彼时逾半数资产投向与房企(包括普通房企、城投公司等)融资有关的项目;今年上半年,该银行与房企融资相关的资产配置占比虽然降至不足四成,但是依旧占据首位。
 
  高收益率资产稀缺
 
  房地产信托暂难“退休” 
 
  “银行理财资金青睐房地产信托类项目,主要可能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信托公司原本就是银行涉房贷款的通道,只不过由于额度、融资主体资质不达标等原因,没有在银行直接获批放贷,从而转向通道业务,但是银行对资产质量还是比较有把握,理财资金自然敢于配置;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投资房地产信托的收益率较高,对于担忧资产荒的理财资金而言是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且风险相对可控。同时,地方银行与地方房企往往相互知根知底”,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日,该人士补充强调,今年债券市场频频爆雷,银行资产投向中高收益率且较为安全的资产更为稀缺,因此中小银行不会立刻舍弃房企融资背后的投资机会,但为了控制风险,依赖程度会有所下降。
 
  《证券日报》记者今年一季度查询西部地区某城商行公开披露的数据发现,该行的理财资金投向一款房地产信托的资产收益率为6.8%(包含超额投资收益,下同);而投向另一款(融资主体主业包括旅游、文化、体育、地产开发公司)单一信托计划的资产收益率更是超过了7%。
 
  部分银行理财
 
  资产配置披露不足
 
  《证券日报》记者在梳理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情况时发现,在银行理财产品目前的信息披露体系中,资产配置或运行报告似乎并不属于“标配”;或者说,银行披露出来的是“减配”版的理财产品相关信息。
 
  根据资管新规,金融机构应当向投资者主动、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资产管理产品募集信息、资金投向、杠杆水平、收益分配、托管安排、投资账户信息和主要投资风险等内容。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金融机构应当通过醒目方式向投资者充分披露和提示产品的投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投资债券面临的利率、汇率变化等市场风险以及债券价格波动情况,产品投资每笔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融资客户、项目名称、剩余融资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结构、风险状况等。
 
  但事实上,多数银行官网对于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语焉不详,部分银行虽然较为详细的告知了资产类别,但是对于具体融资主体依旧是讳莫如深。一家曾经对于每个产品的投资标的比例进行详细公示的城商行,已经沦落为一张表格公示近期所有产品的兑付情况,项目仅包括:产品简称与代码、起息日、收益到期日、计息天数、预期收益率和实际兑付收益率。
 
  “虽然资管新规有一定的过渡期,但即使是新规出台前,银行理财产品产品结束或终止时的信息披露内容也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实际投资资产种类、投资品种、投资比例、销售费、托管费、投资管理费和客户收益等。理财产品未达到预期收益的,应当详细披露相关信息”,某资深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但是,显然并非所有投资者都能知悉上述规定并进行核验”。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