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破而后立:银行理财市场商业模式转换拉开大幕

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5日

    今年4月末,备受关注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为百万亿元体量的资管行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在资管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银行理财市场也拉开了商业模式转换和行业格局重塑的大幕。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在打破刚性兑付、转型净值化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正发生不小的变化:一方面,保本理财和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占比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速度加快。加之近日下发的《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也将促进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短期理财产品占比明显下降
 
  资管新规落地一个月后,银行理财已经出现了发行数量持续下降、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非保本型预期收益率上升的显著变化。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460家银行共发行了9861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26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49款减少1329款。从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来看,5月份新发行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1002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0.36%;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2549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1.94%;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7914款,占比较4月份增长1.62%。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136款,环比增长72.15%,占比为1.12%。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仍有不少银行发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如某股份制银行金融街支行目前在售的“保本”产品有5只,最近一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期限为902天,起点金额为5万元。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期限来看,在资管新规影响下,5月份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明显下降。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中,3个月以内(含)理财产品占比为24.44%,环比下降4.87个百分点。同时,3至6个月、6至12个月(含12个月)理财产品分别较4月份环比上升3.28和1.96个百分点;大于1年期的理财产品占比较4月环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有分析师认为,鉴于监管要求,未来3个月以内期限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将逐步减少,但银行也会考虑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因此3至12个月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将上升。2018年,在资管新规的限制下,预计未来的银行理财平均期限仍不会低于半年。
 
  一家大型银行资管部负责人表示:“银行理财以低风险客户居多,我们先要保证净值稳定,所以现在产品形态先慢慢转成货币类产品,这样客户也更容易接受。”
 
  据了解,年初至今,各家银行已经先后推出净值型理财产品,产品投资标的也多以固定收益类为主。
 
  那么,净值型理财产品收益表现如何?据普益标准统计,5月净值型产品期间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为工行发行的“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专属全权委托资产管理—趋势策略理财计划”,期间收益率为81.04%。同期贵阳银行发行的“爽银财富—金玉满堂”系列理财产品期间收益率则为19.46%。表现总体较为分化。
 
  收益率月末翘尾现象或将改善
 
  业内人士普遍担忧,现阶段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低、对净值型产品接受程度低,快速打破刚性兑付,将导致客户大量赎回理财产品,造成理财资产无产品承接的局面,很可能触发流动性风险。
 
  而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银行业已经开始针对不同客群采取差异化策略,如提高大额存单利率,发行结构化存款以承接回表的理财资金。
 
  此前,银行对存款设有时点考核指标,会在月末考察增量存款的情况,导致银行月末“冲时点”。特别是对一些存款管理能力差的银行,“冲时点”会促使其理财产品的发行与到期时间多集中于月末,收益率呈现翘尾,以吸引投资者理财资金并使其在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转为存款,产品分布以月度、季度为单位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6月8日,银保监会联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调整存款偏离度定量考核方法,统一季末月份与非季末月份的指标计算标准,将监管指标值由原来的3%调整至4%。
 
  理财专家认为,此次发布的新规中,明确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意味着银行“冲时点”压力将得到缓解,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集中于月末、收益率翘尾现象或将改善。
 
  “整体来看,新规对存款偏离度指标的考核要求较之前有所放松,特别是删除了禁止高息揽储的规定,可能是为后期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做铺垫。中长期来看,‘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大额存单工具’代替保本理财和具有‘刚兑’性质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将促进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普益标准研究员李明珠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问题凸显
 
  控制资管产品杠杆水平是资管新规的一大要点。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市场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狂飙近3年的银行委外业务几近停摆。
 
  “现在委外业务已经在大幅收缩。我们只在大类资产配置过程中,对一些暂不擅长的资产进行委外,其余的都收回。”一位股份制银行资管人士表示。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因自身投研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合理委外需求仍将受到保护。
 
  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表示,本轮监管打击的是乱加杠杆和资金空转,但规范化、高质量的委外是有助于委托方和受托方“双赢”的。管理层针对的并不是委外模式本身,而是充当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这类委外模式。未来,高质量、规范化的委外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作为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委外模式将在监管高压下逐渐销声匿迹。
 
  “对于主动管理能力过弱,或无主动管理能力的商业银行而言,未来对于委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预测称,但由于业务规模及专业能力等因素,中小银行对接委外机构时话语权偏弱,对于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的问题或将进一步凸显。
 
  “尤其是在刚性兑付打破的大环境中,对于资产过弱的掌控可能增大产品亏损的可能,进而增大银行的声誉风险。因此,在开展委外业务的同时,中小银行应考虑通过委外系统的建立,增大对于委外资产的监控力度,降低不可控风险的发生。”魏骥遥表示。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