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 “精神扶贫”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5日
“那是我这辈子最光荣的时刻,让我对今后的生活更加充满信心。”近日,获得优秀“兴国表嫂”家政服务能手的兴国县潋江镇杨澄村贫困户黄芳说。
4年前,黄芳的丈夫因车祸不幸身亡,留下两个年迈老人和5岁的女儿。这场意外让她一度生活态度消极,丧夫之痛和来自家庭的压力几近压垮了这名90后母亲。
“很多贫困户像黄芳一样,遭遇变故后就失去了脱贫致富的斗志。因此,脱贫攻坚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帮扶。”兴国县精准扶贫办负责人说,“扶贫先扶志”,该县把“精神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破口,鼓舞贫困户脱贫的志气。
针对内生动力不足、道德失范等问题,兴国县用政策宣传开路,深入挖掘、宣传贫困群众身边的脱贫典型,创作鲜活优秀的文艺作品,并结合“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兴国山歌”“乡村舞台”“村级文化广场”作用,以文艺小分队的形式,向贫困群众讲政策、讲形势,“送经验、送技术”,解决贫困户“视野狭窄、信心不足,精神萎靡、动力不强,技能缺乏、致富无门”等突出问题,实现“志智双扶”。
2017年4月,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黄芳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该县组织的“兴国表嫂”家政服务员免费培训班。培训结束后,有了一技之长的她,开始了月嫂工作。一年来,她工作勤勤恳恳,获得了众多雇主的信赖和好评,月薪从开始的26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6800元,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兴国通过文化素质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产品营销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服务等,增强贫困户致富本领,解决贫困群众因没有一技之长而“不会脱贫”的问题。
此外,兴国县还积极开展不孝行为专项治理行动,由公检法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依法治理不孝行为推进法治扶贫专项工作的通告》,对明确拒绝赡养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列入诚信“黑名单”,取消其享受的相关政策待遇。通过道德教育,教育感化一批、选树褒奖一批、舆论谴责一批、法律制裁一批,解决农村中存在的不赡养老人、败坏社会风气的现象,营造尊老、爱老、敬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