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双双领先 江南农商行异军突起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1日
近日,普益标准发布了今年一季度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报告。记者了解到,一季度各区域银行理财能力表现呈阶梯状分布,其中,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区域银行的理财能力继续维持较为明显的优势,四省百强理财能力银行机构共占据了总榜单的37%,其它省份与之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根据普益标准的评价结果,江苏银行位居江苏省区域银行综合理财能力第一名。
从发行主体类型来看,2018年1季度,城市商业银行存续数量为37178款,存续规模为4.78万亿元,环比增长1.27%,占存续规模总量比重为16.44%,环比上升0.10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信社、农合行)的产品存续数量为31361款,存续规模为1.61万亿元,环比上涨2.55%,占存续规模总量比重为5.54%,环比上涨0.10个百分点。
从江苏区域看,一季度江苏省共有51家区域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第3位。江苏省区域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总额为8699.77亿元,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第2位,在全国区域银行个人理财市场中占比18.52%。江苏省区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能力得分为18.58分,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第18位,低于全国各省份平均收益能力得分18.73分。
根据普益标准的评价结果,江苏银行位居江苏省区域银行综合理财能力第一名。各单项排名结果显示,江苏银行位居该省发行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信息披露规范性第一位;南京银行位居该省收益能力、理财产品丰富性第一位。南京银行和江南农商行位居综合理财能力第二名和第三名,江南农商行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实现逆袭。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告诉江南时报记者,从宏观经济表现来看,2018年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各地区经济稳中向好的表现为全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同时,也为区域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发展提供较强的支撑作用,促使区域银行理财业务在监管环境变化的冲击下仍能保持稳步发展。虽然经济环境的向好为银行理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监管环境的转变仍然是引导银行理财发展方向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季度央行及银保监会连续发布多份政策文件,政策调控继续趋严,奠定了全年严监管的基调。
魏骥遥表示,其中《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无疑是改变未来资管业务发展方向,重塑资管市场格局的重要文件。该文件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了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做出一致性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为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说资管新规的落地,标志着银行理财业务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魏骥遥建言区域银行,区域银行不管是从内部的投研能力、资源获取能力,还是外部的客户教育程度与资金获取难度,都与大中型银行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应对监管新规的过程中应更为谨慎。
具体来看,在产品形式向净值化迈进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市场的接受程度,可在大型银行实施转型后且市场对于产品形式转变接受度增高后,再加速打破刚兑,完成产品的净值化转型;在净值化转型过程中,由于理财产品风险中枢的上移,必然导致部分低风险投资者的退出,而中小银行更高的低风险偏好客户占比决定了此类银行需要提前部署可对接的产品,以避免资金流失对理财业务甚至传统业务的较大冲击;最后,面对未来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小银行可合理合规地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辅助自身投研能力的提升,并加大标准化资产投资的资源投入和人才配备,逐步实现大资管格局下的差异化优势,推动银行资管业务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