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金融 >> 正文内容

确保五个百分百 实现保障全覆盖
——2018年赣州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点工作解读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6日

近年来,我市加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社保参保人数快速上升。(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为社保重点人群进行免费体检。(资料图片)
 
    □陈敬 记者宋石长 文/图
 
  “老有所养”是百姓千百年来一直追求的晚年保障。今年,我市在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上有哪些新举措?老百姓能从中得到哪些实惠?4月18日召开的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
 
  会议提出: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扩面征缴和待遇发放两手抓,扬优势、补短板、优服务、防风险、创特色,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确保完成“五个百分百”的工作目标,即:100%全面落实完成410万民生工程指标,年末续保率达95%以上;100%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100%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金融机构代扣代缴,代扣代缴成功率达到90%以上;城乡贫困户参保代缴双100%,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城镇贫困群众100%参保,100%财政代缴保费;县级配套补助资金随同中央、省级补助资金100%按时配套到位。
 
  1
 
  打好促征缴和保发放“组合拳”
 
  围绕平稳运行,2018年,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的讲话精神,着力打好促征缴和保发放“组合拳”,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调标调档。并运用待遇审核前移机制等促养老金按时发放常态化,确保城乡居民养老金100%按时发放。
 
  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调标调档。从今年4月1日起,按照省人社厅和省财政厅联合通知要求,全面执行新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和补贴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第二次提标和发放、缴费档次和补贴调整工作。根据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指标和全省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最低缴费档次正常调整机制,制定我市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
 
  进一步摸清应参保人员的底数和结构,做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全面掌握参保资源现状,做到有的放矢地引导对象参保缴费。积极鼓励各地创新保费征缴方式,推广赣县掌上通缴费模式,尽最大可能为广大城乡居保参保缴费对象提供最便利、最快捷、最安全的缴费选择。
 
  落实好待遇审核前移服务机制,尽最大努力避免到龄对象因未及时足额缴纳领取年份保费而推迟养老金领取,切实维护待遇领取人员权益。严格领导责任机制,与财政、金融部门加强协调,确保基础养老金县级配套资金按时到位,明确资金拨付计划和时限要求,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到位。
 
  2
 
  实现贫困人员政府代缴“全覆盖”
 
  围绕兜底保障,2018年,我市将继续落实城乡贫困人员政府代缴“全覆盖”,全力打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代缴双100%攻坚战和打好城镇贫困群众参保代缴双100%攻坚战,继续做好重度残疾人等其他特殊群体的参保代缴。 
 
  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双100%作为绩效考核重点内容,加大平时督查和调度,做好督导调度,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代缴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代缴100%。
 
  对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且经相关部门认定的城镇贫困群众,全部纳入2018年政府代缴序列,由财政为其代缴最低保费,确保符合参保的城镇贫困群众100%参保,100%由政府代缴,直至代缴到2020年。
 
  对重度残疾人、二女户、因灾全倒户、重点优抚对象、低保常补对象等各类特殊群体政府代缴要持续推进,做好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城镇贫困群众代缴衔接,按照代缴标准就高不就低原则,不重复代缴不重复享受。
 
  3
 
  打造社保经办服务“升级版”
 
  围绕标准化,2018年,我市将着力打造经办服务“升级版”。在全面推行保费金融机构代扣代缴基础上,瞄准“全覆盖”和“精准化”目标求突破。在做好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上,朝着技术认证和制度建设的目标聚焦,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机制。
 
  实现辖区所有乡镇100%启动保费金融机构代扣代缴工作。做好参保人员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和比对、代扣代缴协议签订及信息系统调试等工作,大力推行保费扣缴查询系统建设,通过扫一扫、手机APP、网上查询等简便查询方式,让广大参保缴费对象及时查询自己的参保权益,积极开创“服务到家庭、管理到人头”的精准服务模式,确保参保人员保费精准扣缴到位。 
 
  加强村级便民服务点管理服务,围绕运行好和服务优需求目标发力。按照“全面覆盖、坚守底线、完善制度、提升服务”的思路,推进便民服务点管理服务水平再提升。继续按“六个统一”标准打造“一县一品”的精品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切实把村级便民服务点建设成为城乡居保政策宣传的前沿阵地,保费收缴的放心场所,待遇领取人员的贴心家园,打造全省村级便民服务点建设“赣州样本”。
 
  认真开展60周岁以上待遇领取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提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质量,切实防止待遇领取冒领、重领、错领等问题的发生。一方面,全力推广新技术进行科学认证。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机制,全面推广人脸识别技术认证手段。另一方面,全力推行服务便民认证。推广建立领取社保、城乡居保养老金和领取民政高龄补贴人员由人社部门统一认证、部门资源信息共享的“一站式”认证工作机制;为特殊群体提供多渠道认证,对行动不便、卧病在床的老人上门认证;对长期在外人员,实行远程网络视频、邮寄视频或照片等方式进行认证,最大限度地方便城乡居民。此外,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力争到年底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丧葬补贴制度。
 
  4
 
  筑牢社保基金管理“防火墙”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是参保群众的“养命钱”,是养老保险的“生命线”。围绕保安全的目标,2018年,我市将全力筑牢基金管理“防火墙”,实现对社保基金的实时监控和定期监督检查,让老百姓“明白参保、放心缴费”。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对基金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监督检查。县(市、区)农保局设立财务管理部门或相应专业岗位,配备专职会计和出纳,并建立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
 
  严格个人账户管理。县(市、区)各类配套资金100%随同中央、省级补助资金按时到位,拨付到财政专户。大力推广保费查询系统软硬件建设,并以村为单位定期对参保缴费情况和养老金发放情况进行张榜公示,让老百姓“明白参保、放心缴费”,坚决杜绝建账、记账、到账不及时现象,做到对个人账户管理随时能查询。同时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情况专项检查,落实建账、记账、实账、结算等工作。
 
  强化基金监督。县(市、区)经办机构基金账户活期资金均严格执行社保基金优惠利率,提高基金定存比例,优化存款结构,及时将县级配套补助资金拨付到位,确保基金的完整和保值增值。严格基金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科学编制基金预算报表,做到上报及时,保证预算执行率、准确率。
 
  与此同时,2018年,我市还将继续保持新老农保制度衔接工作态势和力度,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经办能力建设水平,排除社保事业发展“隐患点”,夯实社保各项基础工作,努力打造社保事业发展的新引擎,不断开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新局面。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