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本站报道组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30日
金融论坛现场
(本站讯)11月28日,由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人民政协报共同主办的“中国金融市长年会暨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赣州市政府副市长邓又林参加了本次年会并代表赣州接受了“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的颁奖。29日,金融论坛召开,主题是“资本活市与城市产业升级”。本站对专家学者的论坛发言进行了全程报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余斌
大家好!明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危机以后世界经济的走向,会对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的发展会产生影响。所以,我简要地就2010年几个大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我认为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并不存在重大调整的可能。现在很多人在讨论,我们今年以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制度大幅度滑坡之下采取刺激性或者扩张性的财政措施。很显然中国经济经过短暂调整后,从今年二季度之后出现回升的态势,在新的背景之下,明年是否还需要继续执行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政策还是会发生什么调整呢?我认为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存在重大调整。今年新开工的一系列重大任务,都是铁公基的项目,多数是中长期的项目。这些项目有建设投资周期长的特点,修铁路,今年主要完成拆迁,大规模投资发生在以后,新开工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有持续的需求,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尤其货币政策作重大调整,会影响这些项目对资金的需求,会影响对这些项目的需求。同时,我们和中国政府在2008年出台的4万亿刺激计划的安排。2008年政府新增加的投资是1040亿,今年政府新增加投资是4875亿,明年是5880亿,很显然中国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安排当中,把刺激重点放在2010年,从另外一层面说明2010年整个政府层面的宏观政策不太会进行重大的调整。
我个人认为,2010年政府的宏观政策应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利好,适当进行一些微调,保持正常的灵活性,这样应该是比较好的政策。我们从今年三季度末,给国务院建议明年宏观政策的时候,建议采取双稳方针,宏观经济政策一方面应当是稳定与经济增长,作为稳定经济增长我们认为首先要防止经济增长再次出现大幅度滑坡的趋势。从季度经济增长情况可以发现,今年二季度的增长7.9%,三季度8.9%,四季度可能达到10%,明年一季度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明年一季度结束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保持今年二季度以来的持续回升的趋势,我认为是值得怀疑。所以,所谓稳定经济增长,一方面就是要防止经济增长再度滑坡。另一方面也认为,当前的中国经济不宜增速过高,这样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所以我们认为2010年应该是8%左右的经济增长。所谓双稳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稳定物价,我们认为在当前情况下的确存在着一定资产泡沫和物价上涨的压力,政府应该努力使CPI的涨幅控制在3%,这样使经济适度增长、物价适度增长有良好的局面。这是我说的第一点,关于明年的经济政策。
第二点,关于明年的物价形势,关于明年是否面临通胀的压力。25日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发表了对中国经济提出了严重的警告,认为亚洲新兴市场存在着严重的资产泡沫。所谓亚洲新兴市场,一个是中国,再一个是中国香港,再一个是新加坡。如果亚洲新兴市场放任资产泡沫继续膨胀,那么有可能使这个地区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中断并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其他的几个金融机构,有的金融机构认为,中国有可能重蹈日本持续十年的道路。我认为2010年,中国无论是从资本泡沫的角度,还是从通胀预期管理的角度,我们都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尽管目前处在通缩的时期,尽管2010年物价涨幅究竟达到什么程度,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对这些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和早做准备,在政策上有所预防,我认为对未来以及下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所谓2010年物价的涨幅存在不确定性或者存在不同的分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货币向物价传导的机制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过去我们经济是在短缺经济,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经过6-8个月传到物价,带来CPI上,今天面临的环境不一样,是严重的供大于求,普遍的产能过剩和生产能力形势的市场环境,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对物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会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和机制传导CPI,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美元的贬值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下降的程度。在金融危机当中,流动性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美元的贬值趋势,这一点要高度重视。由于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是以美元标价和以美元计价的,所以会带来美国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这些产品大幅度上涨的时候,会对中国形成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但是对美国政府来说,并不是美元贬值的幅度越大,对美国经济越有利,我们观察这段时期以来,美国经济,如果没有来自像中国、日本这样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尤其对美国国债的购买,美国经济很难维持。如果美元是大幅度贬值的趋势下,很显然会减少国际资本的流入对美国经济的支持。我认为2010年美元贬值的幅度是不确定性,由此带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可能在波动当中上涨的趋势。这样中国所面临的区域性的成本推动了压力,是一个不确定性的问题。第三个不确定性是关于国际性资本的流入以及对中国的影响。中国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欧洲国家,包括日本,经济开始有复苏的趋势,在中国经济开始走向复苏的时候,国际资本还会像今年这样,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大量资本流入还会有这样的趋势吗?2010年也是不确定性的问题,由此带来2010年面临的物价上涨的压力、通胀的压力,目前还很难得出一个明确的判断。所以我刚才讲政治要具有一定灵活性,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利好随时调整空间。
第三个问题关于危机以后的世界经济,上个月我去欧洲,去OECD和欧盟,分别就危机以后的世界经济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访问和交流,总体来讲,对危机以后的世界经济持有相对悲观的预期。欧盟专家跟我交流时说,世界经济在以后会促进一种缓慢且中长期偏离正常增长水平的情况,危机来得很猛,出来得很快。危机以后的世界经济,当然有其他不同的看法,认为世界经济有可能发生二次危机,也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经过短暂调整后会恢复到历史增长轨道上去。但是大多数人认为,危机以后的世界经济将会呈缓慢的、中长期偏离轨道的增长趋势。
与此相适应的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世界经济不可能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水平,就意味着中国的外贸出口难以达到2005、2007年那样高度的增长,同时由于各国实体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攀升,保护它的实体经济,保护既有的敬业岗位出发,金融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全球的思潮上来,使危机以后中国的外贸出口面临新的增长。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美元持续贬值的趋势,由于人民币、汇率主要是美元,美元持续贬值的时候,人民币相对于欧元,相对于日元出现升值的趋势。由此带来的是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度高涨。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出口产业产生影响,促进城市产业升级,我认为人民币适当的增值会对中国的产业产生影响。中国经过过去30年的发展,如果继续停留在生产的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产品,中国的竞争优势还停留在低端产业上,我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很难承担的。也只有在人民币不断升值过程中逐步淘汰低端产业,逐步在高端产业上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引导中国整体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我们才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否则我们仍然停留在非常微薄的加工费的基础上,中国很难走上富裕的道路。也就是说危机以后的世界经济会在众多层面发生变化,新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包括政治格局都会发生一些调整,这对未来的中国经济会产生影响。
我们根据这种情况,预计2009年中国外贸出口增长负19%左右,明年考虑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考虑人民币走上升值的可能,我们预计2010年中国外贸出口有可能出现8%-10%的增长,当然这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因为今年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拖累有3.6个百分点,如果进出口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贡献,将有利于2010年整个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谢谢!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