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浙商银行香港布局 分行长详解5年规划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1日

    21财经APP 包慧 香港报道
 
  4月10日,浙商银行第一家境外分行——香港分行正式开业,标志着该行国际化战略布局起步。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实施,香港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枢纽地位愈发凸显,中资银行客户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也愈加迫切。
 
  香港是全球银行机构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数据显示,香港市场上中资背景的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占有份额在2017年或达到42%。浙商银行是第六家在港获得银行经营牌照的股份制行。
 
  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在当日开业致辞中表示:“浙商银行香港分行将作为全行境内外业务的联动平台和对外窗口,为境外机构布局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
 
  浙商银行香港分行行长陈铁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浙商银行将持续发挥在企业流动性服务和企业自金融服务方面的市场优势,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支持;大力推广互联网外汇交易终端“浙商交易宝”,在汇率双向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汇利率避险服务;充分利用保函、银团贷款、特险融资、出口买贷、境外发债等产品,为“一带一路”项下境外工程承包、成套设备出口、境外投融资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陈铁军介绍,根据规划,香港分行将立足本地,按照先公司银行业务,后私人银行业务;先商业银行业务,后资本市场业务;先成熟、主流产品,后特色、创新产品的发展路径。
 
  如何打造自身竞争优势,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方面,浙商银行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我们对内地优质贸易企业、‘走出去’企业及其上下游和完整供应链有很深的了解,将在香港细分市场寻找客户群,提供更符合企业需求的跨境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香港分行将加快科技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利用科技手段和互联网技术做好业务的能力,将本行在内地市场上利用金融科技(FinTech)打造特色服务的做法,与香港金融科技的整体发展趋势相契合,重构分行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
 
  详解五年规划:如何在150家银行中脱颖而出
 
  谈及在香港发展的五年规划时,陈铁军表示,在开业初期,在信贷业务方面,将重点发展贸易融资,并根据市场情况拓展信用背书类资产业务及银团贷款业务。同时与总行及境内分行密切沟通,积极推进稳健合规的联动业务。在资金业务方面,配合企业的融资,配套叙做外汇和利率风险管理产品。在金融同业业务方面,前期将重点放在搭建网络,为提供高效清算、结算服务打好基础。
 
  在开业2-3年左右,将尝试推出包括企业跨境流动性解决方案、跨境“双客户端”资金交易、跨境网银、以及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分行合作方案等。对于科技创新类产品,将把重点放在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及工作效率上。
 
  在开业3-5年时,浙商银行将充分利用前两个阶段打下的业务和科技基础,力争获批部分证券类牌照,并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金融服务,包括依托金融科技的高效率跨境贸易服务、境外发债服务、私人银行服务等。
 
  相比其他的150多家在港银行,浙商银行将如何打造获得市场份额?
 
  陈铁军表示,香港市场具有细分市场的特征,表现之一就是不同的银行通常都有自己的客户群,从浙商银行自身的基因看,扎根浙江,走向全国,对内地的优质贸易企业、“走出去”企业及其上下游和完整供应链,都有很深的了解,能提供更符合企业需求的跨境金融服务。
 
  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香港分行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中国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已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投资和储备货币,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又将令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和融资上获得更为广泛的运用。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港设立分行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陈铁军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势必会推动海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离岸人民币存贷款、离岸人民币债券、以及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衍生品等相关离岸业务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人民币跨境融资方面也同样蕴含着商机。在上述市场环境下,浙商银行香港分行可以将金融服务由传统的结算、融资等,逐步延伸到为企业提供人民币跨境融资、利率与汇率风险管理以及债务资本市场服务等“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借此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就挑战而言,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以及银行海外人民币资产规模的扩大,海外人民币市场的波动性、流动性等问题值得关注。由于海外人民币市场风险牵动着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的波动,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如何管理好风险,最终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都也是浙商银行香港分行未来需要面对的课题。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