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晚报 作者:江宁 黄文生 明心武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30日
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市积极抓好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率先在全省出台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率先在全省成立了专门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新市民小额担保贷款中心,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创业廉租市场、新市民公寓建设,率先在全省打造返乡创业园、创业一条街、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平台。4个在全省的率先,各项政策的扶持到位,催生了我市的创业大军。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和城市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今年年初,我市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减免有关规费、降低企业成本、加大金融支持、确保社会保险待遇等方面制定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优惠
在财政扶持力度方面,我市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投入,全市用于返乡农民工和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包括创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补贴不少于3000万元;加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筹集力度,今年全市新增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不少于2400万元,其中每个县(市、区)不少于100万元;同时设立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扶持基金,2009年市本级财政新增安排和整合农村困难党员创业扶持资金、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农业保险费补贴、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共700万元,设立市级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扶持基金。
在税收优惠方面,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农民工返乡新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享受现有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税的,可以申请延期缴纳税款,延期不超过两年。
在减免有关规费方面,返乡农民工和城市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新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两年内减免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规费;返乡农民工和城市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新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省以上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收费标准的下限执行,属县(市、区)有权减免的规费予以全免;市及市以下服务性收费按低于标准50%收取。
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我市对新创办企业,其3年内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的60%,奖励给企业补贴物流运输费用;同时降低工业用水用电价格,对新增企业,用水用电价格按同期价格分别补贴0.2元/吨和0.1元/千瓦时。
金融资金优惠
在金融支持方面,我市还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和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提供5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财政贴息。对企业新增岗位吸纳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含再就业基地),可给予200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服务业,创办农村经济实体。优先对返乡农民工和城市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担保费率按国家规定标准减收50%。
在社会保险待遇方面,我市对返乡农民工和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创办的企业,经批准可以在两年内缓缴社会保险费,经核准缓缴期间,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职工应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计收滞纳金;对返乡农民工和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并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可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
小额担保贷款
为突出抓好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的服务工作,我市率先在全省成立了专门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新市民小额担保贷款中心。据了解,今年1月至8月,我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74亿元,扶持企业262家,带动就业11809人,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的217.4%,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累计发放贷款16.54亿元,累计回收贷款7.2亿元,回收率达99.69%。其中新市民小额担保贷款中心,今年1月至8月发放贷款4201.3万元。
我市除了在资金上对创业进行扶持,还建立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返乡创业园和创业一条街,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乡镇设立返乡创业园、创业一条街、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平台,在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返乡农民工特色创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培育了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创业扶持群体,形成了每个县(市、区)都有一两个产业特色性创业项目,涌现了一大批创业典型。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建立创业园(街)48个,创业园(街)内企业(实体)达1100个,直接扶持创业1572人,带动近3万人就业。
为帮扶返乡农民工和城镇一批困难人员创业,我市还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廉租市场,形成援助创业带动就业的示范市场和创业孵化基地。我市在赣州中心城区建设了创业廉租市场,首期市场总建筑面积8120.7平方米,一楼为农贸市场,二楼为小商品市场,可提供258个廉租店铺,援助对象将享受前两年免70%、第三年免40%店铺租金和税收减免、小额贴息贷款、免费参加创业培训等优惠政策。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