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平安人寿或出售两栋伦敦地标 盛瑞生回应称假消息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8日

    国际金融报记者 张颖
 
  27日,有英国媒体报道称,平安人寿或考虑出售其持有的两栋伦敦地标物业。对此,记者第一时间向中国平安进行求证。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回应称该消息不实。
 
  万达海航之后,平安人寿也将出售两栋伦敦地标?
 
  3月27日,有英国当地媒体报道称,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或考虑出售其持有的两栋位于伦敦金融城核心地段的地标物业——劳合社大楼(Lloyds Building)和塔桥大楼(Tower Place)。
 
  《国际金融报》记者第一时间向中国平安进行求证。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回应称:“假消息。”
 
  中国平安是第一个在伦敦金融城买楼的中国保险公司。2013年7月,中国平安以2.6亿英镑的价格买下了劳合社总部大楼。当时,双方签订了售后租回合约,租期持续到2031年,劳合社每5年会有一次终止租约的权利选择。
 
  买下劳合社大楼后,中国平安又在2015年同香港Gaw Capital合作,斥资3.27亿英镑买下了塔桥大楼(Tower Place)。塔桥大楼位于泰晤士河岸,紧邻塔桥,风景视野绝佳。大楼分东西两栋,由巨幅玻璃屋顶连接,目前租客主要是保险、咨询公司等。
 
  就在这则消息传出前一周,在中国平安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首席投资官陈德贤曾提及上述2笔投资。他向记者透露:“中国平安的海外投资占比约为总资产的3.2%,按照QDII可以换汇投资到海外,包括伦敦的2个写字楼及海外基金产品等。”
 
  此前,陈德贤曾公开表示:目前,中国平安海外投资余额为1500亿元,直接持股只占险资总投资资产约2%,其中港股占到海外投资的90%,其他类型的海外资产占比很小,主要是委托海外大型私募股权机构代管,“未来我们对海外投资维持一个非常谨慎的态度”。
 
  年报显示:2017年平安保险资金总投资收益率6%,净投资收益率5.8%。上述投资收益率的实现,一是抓住债券市场调整机会,拉长资产久期,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匹配;二是适当加大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并有效把握权益市场机会,增配优质蓝筹龙头,获得超额收益;三是通过“港股通”加大港股配置,充分把握港股价值洼地的投资机会。
 
  那么,为什么会传出“出售两栋伦敦地标”的谣言?
 
  自2016年底以来,监管层踩下急刹车,整顿非理性海外并购。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后,商务部、发改委、外汇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又再次重申对非理性海外并购的态度:要防范对外投资风险,遏制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五大领域的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
 
  在此背景下,包括万达、海航、复星、安邦等多家代表性机构均开始抛售海外资产。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万达已清空在英国的地产项目,海航也正式启动了海外地产出售计划。
 
  一份在市场上广泛流传的海航海外地产资产包销售手册显示,海航已正式委托了中介出售其在伦敦金丝雀码头的两栋地标大楼:路透大楼30 South Colonnade,以及相距不远的瑞信大楼 17 Columbus Courtyard。
 
  作为第一家在伦敦金融城买楼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另一方面,今年2月保监会的一封监管函似乎成了“佐证”。监管函指称,近期,平安人寿境外投资业务违反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保监发〔2012〕93号)关于可投资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关规定。
 
  保监会要求,公司应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对违规内容进行整改,确保投资符合规定;公司应增强依法合规意识,严格遵守国家境外投资政策和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监管规定,合规审慎开展境外投资业务。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保监会2月的这封监管函与平安人寿在伦敦的2笔投资没有任何关系。”
 
  另悉,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近日表示,险资境外投资相关制度此前都有,对过去制度不完善之处也正在进一步修订之中。根据现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在完善后都将体现在制度中。

分享: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