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我说 你听 照着做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16日
许多时候,只要把握住了常识,就足以应付这个世界上许多不着调的人、不着调的事。
木木
开车在路上,收音机里正说着霍金大师的新闻。
由新闻而遐想,正在人生、星空、黑洞、宇宙间神游的当儿,广告冷不丁就欢快地插了进来,也真是让人讨厌。更让人讨厌的是,仍是那个广告,仍是那副嘴脸,已经播了十万八千遍,也不知道重新描描眉眼儿。让人讨厌得不能再讨厌的是,明明是忽悠人的东西,推销起来却总是那么理直气壮,仿佛观音娘娘、太上老君都给它做了背书。
说那是忽悠人的东西,是基于常识的判断。常识很重要,基于常识的判断,当然也很重要。许多时候,只要简简单单地把握住了常识,就足以应付这个世界上许多不着调的人、不着调的事、不着调的东西。所谓“大道至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世事就是这么幽默,越简单、越好用的东西,往往越容易被人忽视、蔑视、无视,人们似乎更习惯于被看起来精致又复杂的东西牵了鼻子走。也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这个往眼皮上贴“纸片儿”的广告能播得这么火、这么肆无忌惮,当然是有无数的拥趸在背后大力支持的结果。二者是一种紧密的依存关系,缺一不可;不过,非要辨个主次不可,那肯定是既真且纯的“拥趸”们更重要些吧,如果周围都是些脑筋复杂、经验老到的“怀疑论者”,估计你把大天吹破了,那张小“纸片儿”,也还是张小“纸片儿”,再接着吹,没准儿就要让人当骗子抓。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受众,就难怪新鲜事总会一件接一件地出,而且,越是看起来神秘莫测、其实屁用没有的东西,越是受追捧,稍加“洗脑”和引导,准是一阵阵地高潮迭起,前有“打鸡血”、“鹤翔桩”、“孢子粉”,后有张悟本的“药方儿”、王大师的“神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一两年”的基础,就在于此。而且,让人格外沮丧的是,这样的基础似乎格外地顽固,想让他们有点儿常识起来,真是格外难。
你看,受不了这个台,换个台听听?用不了多一会儿,肯定还是那个死命劝你吃燕窝的小广告。虽然刘嘉玲好像临时休息去了,换了个新面孔,举了个新品牌,但吆喝的东西实在一点儿也没变,还是那“小鸟窝”。不过,新人就有新气象,比刘嘉玲直白得多:吃一次两次不管用,一定要坚持吃!至于坚持吃了管不管用,人家没直说,听话音儿,应该是管用的吧;但吃多长时间才够得上“坚持”的标准,人家偏不说,需要你自己悟。游戏马上就有了趣味性。
《红楼梦》里的“王一贴”,曾经应贾宝玉之请开过一个“疗妒汤”的药方,而且拍着胸脯地保证: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明年再吃(反正吃不死人)……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就见效了。
“王一贴”虽然是给宝哥哥寻开心,但理儿是一点儿也不差的,即所有靠忽悠纯真受众吃饭、发财的人,走的都是同一个路数;为了效果更好些,顶多换个走法儿,路,一定还是这条路,气人的是,有时候,连走法儿都懒得换,而更气人的是,忽悠的效果往往总是那么好。这当然就没什么办法了,只能看着、听着干瞪眼儿。再想换个台?没准儿更不堪,十有八九就得听“生殖专家”讲讲课,路数当然还是,我说,你听,照着做!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