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金融 >> 正文内容

风雨同舟——大余农信联社抗洪救灾纪实

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王成明 邱小宇 彭余国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6日

    7月3日,这是个令大余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大余县境内遭遇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这里曾经风雨交加、洪水泛滥,这里曾经断瓦残垣、桥梁垮塌,然而,就在这生与死的考验中,却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风雨中前行,在浊浪中抗争,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信合之歌。

    镜头一:洪水肆虐家园

    7月3日,连续的强降雨导致章江河道大余段水位暴涨,其涨势之快、泛滥之广、受灾之重均为历史罕见。放眼望去,整个大余县城几乎成了一片汪洋泽国,平均水位2米,最高水位达4米,县城供电、供水基本中断,全县11个乡镇全部受灾。灾后的第二天,大余县城依然能看到洪水肆虐的痕迹,约20厘米高的泥浆塞住了大余县城许多店门,洪水冲走的垃圾羁绊在花坛的草木上。在县城梅关大桥下,到处可见电风扇、凉席、柜子等散乱在岸边,一辆打着家兴电器招牌的小货车被冲在沙地里,据车主讲,小货车停在伯坚大道,7月3日的洪水把它冲了至少70米远,县城还有一辆面包车倒挂在树腰。截止到4日下午4点30分,全县共倒塌房屋12710间,受灾人口23.6万人,受灾面积达84.3%。大余联社机关大楼及县辖8个营业网点,其中县城7个网点全部遭到洪水侵袭,受灾形势十分严峻。

    镜头二:灾情就是命令

    无情洪水,考验着联社的应对能力;非常时刻,检验着组织的感召力量;大智大勇,演绎着信合员工的全部内涵。

    7月3日上午,汛情出现后,大余联社迅速启动了救灾应急预案,成立抗洪抢险领导小组,紧急抽调了机关及未受灾网点员工40余人,组成多个抗灾小分队,奔赴各受灾网点,全力抢救库房款箱、重要空白凭证、账本档案、电子设备等重要物品,联社保卫科分派2辆运钞车赶往各网点抢接款箱,所有的款箱顺利地接回到联社中心金库。

    下午4时左右,地势较低的东门分社营业厅最先进水,情况万分危急,联社理事长黄橙在县城手机通迅中断、交通受阻、大雨滂沱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几名机关员工趟着齐腰的洪水赶到该营业厅,指挥人员转移账本档案、搬运机器和电子设备,当他们转移完所有物品时,洪水水位已涨到齐胸高。附近商住楼上的居民纷纷说道:“农信社这帮人真是要钱不要命了!” 经过奋力抢救,至晚上7点,6个被洪水淹没的城区营业网点人员、财物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下午5点,洪水开始侵入地势较高的联社机关大院,时刻危及到联社营业部内的中心库房以及存放质押物的仓库,二十多位从其它网点涉水赶来的员工在联社主任洪晓海的带领下,迅速将金库中的所有现金头寸、尾箱及重要空白凭证转移至三楼的临时仓库,随后又将质押在联社的重达100余斤的质押物一包包搬到二楼,所有人员忍饥挨冻一直坚守到次日凌晨。

    4日一大早,洪水尚未完全退去,该社召开紧急会议,就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提前谋划和详细部署,由联社领导带队、科室挂点深入各受灾网点,协助清扫卫生、防疫消毒、线路检修、物品搬运及网络检测等。由于防控及时,处置有方,截止目前,县辖农信联社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7月4日下午2点,县联社营业部恢复正常营业,基本上能满足救灾资金的有效划拨和灾民存取款的金融需求,到7月7日下午所有受灾网点全部恢复营业。

    镜头三:风雨中坚持就是胜利

    没有人知道路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洪水正以每小时30厘米的速度猛涨着,生命只是飘荡在洪水中的一片树叶,而人性却在无畏与执着中闪光。

    在这次抗洪救灾中,自始至终都闪现着一个矮胖的身影,他就是大余联社2007年刚刚招聘的一名大学生黄中华。黄中华家不在大余,但他的心却早已融入了大余,融入到大余的信合事业。3日上午,黄中华和同事一道在离县城约3公里的郊区大余金达钼业有限公司受理矿产品出库事宜,等他们出完库却发现通往县城的路已被洪水中断,车辆无法通行,金达公司的员工竭力挽留他们并反复告诫他们县城已是一座危城,回去的路上相当危险,但他们却执意绕道20余公里从青龙高速公路返回县城。下午2点,刚刚从乡下赶回的黄中华二话没说就和联社领导冒着大雨,不顾没过大腿的洪水立即赶往南门分社,在水中浸泡近3个小时的他,和同事终于把账本、票据等重要物品搬到了二楼。而此时,他们又接到了联社营业部告急的消息,黄中华又赶紧和同事马不停蹄地返回联社抢救库款,此时的黄中华已连续在水中奋战了近8个小时,粒米未进,双眼未合,就这样一直熬到天亮。当我们再次看到黄中华时,这个曾经白白胖胖的小伙子,似乎一夜之间老了许多。

    联社副主任张瑞华,带病毅然来到南门分社。那时,南门分社早已成了一片泽国,张瑞华硬是和随行的五位同事手挽手顶着齐胸的深水艰难前行近1000米进了南门分社,没来得及喘一口气,歇一下脚,他们便投入了紧张的抗洪斗争中,当所有的物资都成功转移完后,带病作业的他已累得直不起腰,但他没一句怨言,又匆匆赶赴下一个受灾网点。            

    张斌,这个身高仅有1.54米,不会游泳的小个子的他,总是冲在抗洪的最前线。7月3日当天,张斌所在的东门分社首先遭到洪水侵袭,没多久洪水猛涨到近1.2米,这对于一个不足1.6米的小个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但他并没有退缩,高举着双手把一件件重要空白凭证、账册抢救出来,由于长时间的污水浸泡,张斌的全身已严重感染过敏,而此时此刻他在惜母村的老家房子已在洪水中轰然倒塌。

    镜头四:洪水无情人有情

    大灾面前,人最怕的不是洪水而是孤独和无助,只要有爱就有温暖,只要有爱就有希望。洪水中的营业网点就像一个个孤岛,牵动着每一个联社和上级领导的心。

    7月3日,当洪水刚出现异常时,联社领导便火速征调人员,由四个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受灾网点一线,亲临现场指挥搬运。该社理事长黄橙连续两天两夜和广大员工一起奋战在抗洪现场,即便是在洪水已经涨到1米多危及生命的形势下,他还依然忙碌着和员工在东门分社抢运物品。记不清多少次他冒着生命危险来回于受灾网点之间,如今我们只依稀记得那时的他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泥人”。联社监事长叶虎,这个身高近1米8的大汉子,总是挑最重最苦最累的活揽在自己身上,两天后,当他再次回到自己家里时,才发现家中的积水深达1米多,家用电器基本报废,妻子和女儿在惊恐和孤独中渡过了近40个小时。

    作为一个年近50有着10余年党龄的信合元老—南安信用社主任刘铭善,在这次抗洪救灾中却表现出了一个年轻人的锐气和斗志。7月3日上午10时左右,刘铭善接到妻子电话说洪水已侵入他家院内,而刘铭善在此时敏锐的意识到洪水还会继续上涨,必将威胁到南安社本部。他匆忙挂掉妻子电话,迅速组织人员抢运重要空白凭证等,果然,不到三个小时,洪水已侵入南安社本部近1.3米,洪水中刘铭善的双脚均被利器划伤,严重感染发炎。当晚,刘铭善就这样守在南安社密切关注水势一直到天亮,而他自己的家早已淹没在近2米的洪水中。

    7月8日,大余农信联社在受灾惨重的情况下,依然牵挂着受灾的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当天上午,该社携带大量慰问品和日常用品来到县城街心花园,设立多个赈灾服务点,向广大居民免费派发。 “我们一直以为只有政府在关心我们,没想到农信社也和我们心连心,我们再也不会害怕了!”当地居民如是说。

    洪灾同样牵动着上级联社领导的心,省联社肖四如理事长、孔发龙主任,赣州办事处孙伟民主任等各级领导先后多次打电话关心过问大余灾情。7月8日,省联社还专程委派人员远赴大余慰问与指导灾后重建工作,给大灾中的信合员工带来了丝丝温暖。

    时光流逝,洪水冲走了衣物,冲走了食品,冲走了许许多多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然而冲不走的却是信合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无私无畏的抗洪精神,有这样一支队伍,有这样一种精神,有这样一泓斗志,这一切都在无声的诠释着信合事业必将更加辉煌!


分享:

来源:赣州金融网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