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家乡酒席文化变迁记:刹一刹西南地区的这种陋习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2日

    证券时报记者 蔡江伟
 
  如果要列举西南地区农村最常见的集体活动,摆酒一定可以排在前三。
 
  这种酒席尤以春节期间居多,主要是大家都有空,也方便挑个好日子。其他时间也有,但基本都是没法挑日子的“白事”。
 
  最开始的时候,酒席要吃两天,一个村子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参加,主家摊上这样的事,会消耗不少积蓄。当然,按规矩,主人会在门口专门支一张桌子,贴上“礼尚往来”的标签,客人送上一定数额的钱物,由专人清收并登记造册。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酒席便成了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因为剔除酒席的成本,主人一般都会有盈余。比如,我和我哥上大学的首年学费,就是这样众筹出来的。
 
  渐渐地,事情就有点“跑偏”的迹象。因为各家条件情况有所差异,尤其是在人丁方面,子女多也就意味着婚嫁喜事多,老人多意味着白事多。时间一长,人丁少的开始感觉吃亏,因为自己做宾客的机会多,但当主家的机会少,资金无疑是净流出。为了寻求平衡,便想一些花样出来,刻意制造一些机会,比如小孩周岁、10岁生日,本来没有摆酒的风俗,便硬给凑了上来;老人的寿辰,原本70岁、80岁才摆,现在60岁、50岁甚至40岁都会摆酒。再往后,甚至翻盖屋顶、建个猪舍之类,都硬要庆祝一番。更由于邻里之间互相攀比,酒席的频率、档次也逐步提高,“红色炸弹”成了民众一笔不小的负担,劳民伤财却又无可奈何。极端的时候,甚至一天就要赶好几个“场子”,酒自然是吃不全的,但礼金覆盖一定得全,否则便会得罪人,因为办酒席的礼金总收入会在事后公开,并作为邻里间攀比的筹码。
 
  这几年又有了一些新变化,因为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在乡下办席已经找不到足够多的帮手,加上喜事往往需要一些设备,比如在乡下就很难穿婚纱。渐渐地,酒席便转移到了镇上的酒楼,时间也从之前的两天变成一顿。于是一些人又耍起“聪明”来——既然人不一定来但钱一定得来,那么专门挑一个人少的时候办,能节约不少成本。于是原本习惯在春节办的,改在农忙时办;原本中午办的,改成早上办。至于别人的埋怨和议论,则不在重点考虑的范围之内。
 
  酒席多了,质疑声也越来越高,比如铺张浪费,比如环境污染,只是大家陷在其中,虽然都知道这样劳民伤财,但跟公地悲剧一样,别人办而我不办,就很吃亏。前几年政府也陆续出台规定,要求严控酒席频率,但收效总体不大,甚至还引发一些网络大V的诘问,认为政府有过度行政的嫌疑。
 
  前一段时间,网上一条消息被热议开来——原籍广东的某人参加长三角地区同事的婚礼,便按自己家的风俗习惯仅包了100元的红包。赴宴后发现酒菜非常丰盛,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礼金都是几百起步,自己这100元远远不够吃饭的成本,心里便有些惴惴不安。网上的评论则分成了两大派,有说确实给太少的,但广东网友却认为实属正常。我觉得,要刹一刹西南地区的这种陋习,广东的经验倒可以借鉴一番。
 
  但今年回家,居然就发现了新的变化。据说是政府下发了公文,除了婚丧嫁娶和70岁以上的寿辰外,凡是公职人员办酒的一律降职;普通民众违规办酒的,低保、医保、贫困补助之类暂停发放,未来3年找政府盖章也免开尊口。大家都感慨终于过了一个干净、悠闲的春节。当然,也有感到失落的,比如我小姨父是厨师,平时靠帮人办酒席赚点钱,现在倒闲了下来。至于会不会影响消费?也可能会有点,比如三姨父杀猪的营生今年的就差了很多,猪肉价格跌了不说,还有点卖不动的迹象。要说起来,还为拉低物价做了点贡献呢。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