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央行和世行发布联合报告:数字金融可加剧数据风险

来源:央行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集团联合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报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
 
  中国过去15年间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极大地拓展了正规金融覆盖面,其中包括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代理模式(中国称为助农取款服务点模式)。中国同样也是金融科技革命的领头羊,技术驱动的服务提供商正在改变中国消费者支付、借贷、储蓄、保险以及投资行为。
 
  中国的账户拥有率(普惠金融的基本衡量指标)显著增长,已经与其他G20国家大致相当。
 
  报告对中国过去15年间普惠金融发展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报告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与其他相近经济体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经验的关键进展和要素。报告也指出了中国普惠金融仍然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可供其他国家政策制定者借鉴的经验。该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集团联合撰写。
 
  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明显转变。从21世纪初起,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就将拓展基础金融服务列为优先发展目标,举措包括加强信用和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面向农村消费者的物理服务点以及支持建立新型金融服务提供者等。
 
  2015年,中国出台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正在向更加协调的方式推进。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同样也为数字金融创新预留了空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为数以亿计的金融服务不足群体提供一系列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它们通过运用基于网络的线上商业模式将金融服务嵌入了已有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中。
 
  中国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也促使传统金融服务提供者积极探索数字驱动的商业模式。
 
  报告指出中国在实现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挑战,需要向更为市场导向、更具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框架和工具来有效管理数字金融风险。鉴于很多消费者的数字和金融知识有限,且数字金融可加剧数据风险,金融消费者保护需格外重视并加以解决。
 
  中国经验对其他国家致力于探索和完善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金融管理者有所裨益。例如,从政府角度看,优先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以及“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政策举措都是可供借鉴的重要经验;从市场角度看,基于网络的线上商业模式是中国金融科技的关键成功要素,该模式利用了网络效应、技术、规模经济、大数据以及交叉补贴机会。
 
  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取得的成功及未来的发展路径与世界银行集团到2020年实现“全球金融普及”的承诺高度相关。“全球金融普及”的目标是确保全球的成年人能够获得可以储蓄和转账的交易账户。中国是“全球金融普及”倡议的25个优先国家之一。

分享:

来源:央行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