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成立 风险防控“呼吁”科技赋能

来源:蓝鲸财经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1日

    蓝鲸保险 李丹萍
 
  今日,由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创新研究院、保险家智库主办,金融壹账通承办的中国保险科技应用论坛召开,并由中国保险学会与金融壹账通在本次论坛上共同发起成立了“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波在论坛上表示,保险行业需要搭建起跨行业合作平台,通过跨界标准制定、课题研究、产品研发等形式,促进保险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保险行业创新发展。
 
  监管在继续,保险业防控风险需找突破口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前副主席魏迎宁指出,2017年是保险业严格监管的一年,保监会坚持“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陆续发布了1+4系列文件,扎实推进保险业转型与改革,坚持强监管、防风险、治乱项、补短板,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发挥了保险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
 
  具体来看,2017年保险业发展稳中向好,据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万亿元,同比增长18.16%。保险业资产总量16.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80%。同时,保险风险防范工作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推进。保监会相继公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监管维护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反保险欺诈指引》等重要文件。
 
  在《反保险欺诈指引》文件中明确指出,保险信息技术公司应建立多险种的智能化反欺诈信息管理平台,为保险行业欺诈风险的分析和预警监测提供支持。“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反欺诈体制机制,已成为保险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的指导意见》回答记者提问时曾经指出。
 
  保险欺诈一直是风险防控的痛点,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保险欺诈手段也变得日益专业化、隐蔽化、高科技化。提高风控能力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构建保险业健康的发展格局既是迫在眉睫、亦处于风口之上。
 
  科技赋能保险风险防控,化不可保为可保
 
  多位专家认为,科技在保险风险防控方面的应用已广有渗透,保险科技的发展为保险业风险防控,尤其是反欺诈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保险科技已经全面渗透到研发、销售、全保、理赔等各个保险环节”,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健指出,“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对欺诈案件的特点通过系统化的方法,以定量的方式来评估案件风险的高低,可以有效的消除反欺诈的过程中人为的不确定因素,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同时降低风险的成本,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
 
  同时,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表示,“新技术将促使行业的整体运营和管理发生质的变化,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能够使得险企在甄别欺诈案件,开展理赔等环节进行风险控制”。
 
  “利用大数据技术,保险行业可以突破当前的可保风险和不可保风险的界限,让原先无法承保的风险转变为可保风险,从而扩大保险行业的业务经营范围”,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保险大数据中心主任赵占波指出。
 
  “举例来说,在车险行业,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保险公司可使承保的车辆变为移动的数据源,获得用户实时和动态信息,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从而对原先难以承保的车险有更合理和准确的定位与设计,满足用户和公司双方的需求”,赵占波强调。
 
  据介绍,此次成立的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将通过研究建立多险种的智能化反欺诈系统,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优势,为保险业欺诈风险的分析和预警监测提供支持。

分享:

来源:蓝鲸财经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