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二周保监系统公布2张监管函52张罚单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6日
保险姓保,监管姓监,2018年强监管力度延续。第二周,保监系统发布52张罚单和2张监管函,处罚金额共计826.6万元,其中保险机构被罚款584.9万元,相关负责人被罚款241.7万元。
据统计,保监会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5张,对浙商财险、安心财险两家险企及长城人寿等3家机构总精算师进行监管处罚;新疆、宁波等多地保监局共计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47张,对人保财险、太平财险等多家险企及相关机构进行监管处罚。
另外,保监会发布对安盛天平财险、太平洋财险的监管函。
监管严查销售违规
年金产品频踩雷
纵观第二周罚单,保险产品违规、销售违规等属于重灾区。
保监会连发3张罚单剑指年金产品违规。针对交银康联人寿、农银人寿和长城人寿存在现金价值计算不合理、不符合一般精算原理、变相突破监管规定等问题,保监会向这三家险企总精算师下发罚单,各处罚1万元。罚单涉及的产品包括:交银康联人寿的“交银康联交银优福添禧年金保险(B)”、 长城人寿的“长城鑫城3号年金保险”产品、农银人寿的“农银金太阳年金保险(C款)”。
保监会开具的监管函指出,安盛天平财险存在电话销售及网络销售行为不符合规定、特殊赔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并勒令其整改违规问题,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同时,在各地保监局下发的处罚决定书中,涉及违规销售的罚单占据了半壁江山。违规内容包括未按规定出示客户告知书、违规承保异地车辆、存在向投保人返还保险合同约定外保险费回扣、未严格执行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注销制度等。
近期,保监会先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以及提示关于“开门红”保险销售风险。可以预见的是,治理销售违规积弊问题,将成为改善保险业形象的攻坚战。
侨兴债余波未了
浙商财险领最大罚单
卷入“侨兴债”风险事件的浙商财险被保监会开具巨额罚单。浙商财险此次被罚121万元,9位高管被问责并被处罚金共计81万元,同时,停止接受保证保险新业务1年。罚单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责任追溯,9位高管被问责,时任总经理被撤职。
罚单揭露浙商财险五项罪名:
1、未按规定办理再保险。
(罚金49万元)
2、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
(罚金69万元)
3、未按规定提取准备金。
(罚金58万元)
4、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的人员。
(罚金25万元)
5、内控管理未形成有效风险控制。
(罚金1万元)
浙商财险非车险新业务刚被解禁不久,却又面临再次被封。2017年三季度,保监会曾对浙商财险下发监管函。监管函对浙商财险采取了责令增加资本金,完成增资扩股工作;总公司及分支机构停止接受非车险新业务(包括直接保险业务和再保险分入业务);以及停止增设分支机构三项措施。
前路漫漫,浙商财险如何走出“侨兴债”阴影?
违规聘任高管被罚
安心财险如何心安
2017年年末连收两张监管函后,安心财险又被保监会处罚。
由于存在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人员担任公司高管,安心财险及相关责任人被处以共计14万元罚款,三名关联人员同时受到保监会警告。
2017年10月26日,保监会曾下发监管函,揭露安心财险在“三会一层”运作、内部管控、关联交易等方面存在问题。其中有一项就是:公司两位独立董事未取得保监会任职资格核准,且未在保监会指定媒体上就独立性及尽职承诺作出公开声明。
2017年12月15日,保监会再次向安心保险下发监管函称,公司存在违反公司章程规定聘任和解聘公司高管、“闲时退费”违反车险条款规定等问题。保监会要求安心财险对公司高管管理和车险业务进行全面自查,排查违规问题和风险隐患,加强内部管控,严格制度执行,依法开展经营,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安心财险屡次因为违规聘任高管方面被监管点名,何来心安?
附:保监会处罚监管函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