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六位一体打造中国式家族财富管理
放眼中国,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私人财富得到了迅速积累,高净值人数持续增长,国人的财富管理意识在逐步加强。巨量的市场也催生了相关行业的繁荣:银行、信托、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纷纷涉足家族财富管理。
“综合运用家族信托、家族保险、理财工具、融资工具、家族治理、家族慈善、家族教育七大财富管理工具,提供本土化家族财富管理服务。”在日前召开的“2017家族财富管理峰会”上,中航信托携手新财道提出中国本土家族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并提出安全财富、增值财富、和谐财富、久远财富四大财富观。
放眼中国,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私人财富得到了迅速积累,高净值人数持续增长,国人的财富管理意识在逐步加强。巨量的市场也催生了相关行业的繁荣:银行、信托、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纷纷涉足家族财富管理。
多方逐鹿
目前家族财富管理市场正处于银行、信托、保险等各方中原逐鹿的态势。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预测,到2017年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187万人,其中家族企业占比超过70%。随着私人财富的迅速增长,中国家族财富传承和家族企业战略转型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市场远未饱和,现在是参与各方共同把蛋糕做大的过程。”对于家族财富管理市场的竞争,新财道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周小明说,“系统的家族财富管理需要构建六位一体的外部服务生态圈,六位是信托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资管机构、家族办公室、专业辅助机构等。任何一家家族财富服务机构都无法提供全面的服务,因此需要六类机构协同配合,提供全链式、闭环的家族服务。”
在国务院参事、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夏斌看来,家族财富的管理需要系统性、综合性的筹划,从功能上可以派生出两类机构,一类是做财富管理的顾问和咨询业务;另一类是在做顾问和咨询业务的同时,直接承担资产管理、增值投资等理财业务。但目前中国的家族财富管理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行业自律也有所缺失。
清华大学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施天涛认为,国内的家族财富管理近年来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各类金融机构、财富管理机构以及家族办公室纷纷布局,但是,如何能够真正管好家族财富,满足其财富保值增值和传承的需求,目前依然处在探索阶段。
信托的价值
无论是六位一体、还是七大工具,信托都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信托的理解,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在内的多位专家认为,通过信托制度进行资产的配置和管理,将使家族财富得到更深厚、更宏观、更长久的保护。
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钟向春说:“家族信托是家族财富管理实施的主要载体,可以真正发挥信托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结构优势,只有突破信托只是理财产品的认知,才能引导家族财富管理市场走向康庄大道。其他的如家族投行、家族治理、家族慈善,这些都是在辅助家族信托。”
作为财富管理市场的实践者,周小明表示,许多高净值家庭对中国的家族信托在法律上、制度上充满了各种疑惑,但要在法律上找到家族共同财富的所有权形式,目前只能是信托。简单而言,家族信托相当于家族的一个躯体,是家族财富共同所有权的法律形式。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乃为其本源业务,信托公司近年来提出将家族信托业务作为公司转型重点的也不少。比如,中航信托于2014年在业内率先成立财富管理专业部门,首推一站式信托服务理念,构建财富管理的生态圈。
“共享资源,集各家之所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财富管理整合服务,同时实现参与方的价值。” 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江涛表示,以共享共赢的生态圈为逻辑起点,构建“服务生态圈”和“客户生态圈”,同时重点关注新型资产管理——数字资产管理,最终打造本土家族财富管理的服务模式。据了解,目前中航信托提供标准型和定制化两种信托解决方案,兼顾信托制度优势和智能科技手段。
本土化思维
通过各方参与者之间的充分竞争,能够推动市场的长远发展,而各方实现资源互补,又能共同为财富家族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家族财富服务。
这其中,市场需要规范、自律。正如夏斌所言,基于市场发展规律和监管部门的规范管理,资管机构需更加明确“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角色定位,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推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财富家族需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这一点,也是周小明一直强调的:“企业家要在财富第二战场上获得成功,就要重视财富观的问题。要让财富能够久远地传承下去,没有财富观是不行的。”他认为,家族财富要树立成功保有、和谐传承以及家族成员的成长引导等三大目标,企业家要实现从“家长”到“族长”、从“管财”到“管人”、从企业治理到家族治理、从点状思维到系统思维等四大理念的转变与提升。
“走出一条本土家族财富管理之路,不仅需要理想和信念的支持,创新性的顶层设计,更需要依托一个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旺、社会的繁荣稳定。”姚江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