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女子22年前交千元养老保险金 现查不到记录本金难领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2日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满达 通讯员陶火应) 22年前一次性缴纳1000元养老保险基金,后来因为政策变化,参保人员可将1000元本金领回。但家住新洲区邾城街的戴凤爱反映,她拿着当年的收据,却领不回本金。
 
    52岁的戴凤爱介绍,她曾是新洲县道观河罐头厂的一名工人,下岗后在道观河街上开公用电话亭。1995年7月,她来到新洲县道观河管理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交了1000元养老基金。
 
    “当时说的是一次性缴1000元,50岁以后每月能领到100多元养老金。”戴凤爱说,当时1000元还是蛮值钱,她还是东拼西凑才凑齐。收款的工作人员除了给她一张收据以外,还有一本小册子。
 
    戴凤爱说,后来因政策变动,原来缴纳此类养老金的参保户可将1000元本金领回。去年年底,已在邾城街居住多年的她到了退休年龄,来到新洲区社保窗口咨询此事,工作人员登记了她的信息,之后回复称查不到她的缴费记录。上个月,戴凤爱得知,当年和她一起缴费的陶女士却领到了1000元本金。
 
    昨日下午,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戴凤爱手里确实有一张养老保险基金收款收据,上面还盖有道观河管理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的公章(如图)。不过,付款个人的姓名为“代凤爱”。戴凤爱解释说,当年她的姓被简写为“代”,后来身份证信息才更改过来。收据上,还有收款人李德文的印章。
 
    记者随后联系上李德文,他称自己当年是道观河管理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该办公室属于民政办。到了1998年左右,这项业务逐渐停止了,他收取了戴凤爱缴纳的费用,开了收据,相关费用转给了上级民政部门。
 
    记者随后来到新洲区民政局,经办公室人员介绍,找到了一名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人员了解此事,她称当年这项业务转给人社部门以后,相关资料和办事人员都一起转过去了。
 
    记者又来到新洲区的社保办理窗口,一名姓易的女工作人员介绍,她收到戴凤爱提交的资料以后,帮她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查询了,但查不到缴费的记录,所以无法办理取回本金的业务。

分享:

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