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保险金信托开启新征程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7日

    本报记者胡萍
 
 
  信托与保险的跨界融合,不仅为保险产品提供了多一层的保障,更能够实现投保人长期的、个性化的诉求和托付,使得保险的家庭传承效果更加显著,能够起到隔离风险、定向分配的作用。在日前由中信信托和中信保诚人寿联合《接力》杂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保险金信托论坛上,来自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三方财富机构、客户代表等各界人士回顾了保险金信托业务的发展轨迹,并共同见证了保险金信托业务新征程的开启。
 
  引领行业坐标
 
  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保险金信托/家族信托作为2013年才在中国内地出现的家庭财富管理工具,与国家经济发展、民间财富增长的大趋势密切相关,满足了中等收入以上阶层对财富传承和保护更周密及个性化的需求。
 
  此次论坛上,中信信托宣布“中信信托·传家宝”APP上线,将实现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业务签约及客户维护的线上化,客户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感受到中信信托的财富管理服务。中信信托表示,作为信托行业以及保险金信托业务的市场引领者,以高净值人群需求为导向,凭借业内最完善的保险金信托产品线及产品设计能力、依托强大的金融科技后盾、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资产管理能力以及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团队,为高净值人士提供家族财富传承的全面规划服务。
 
  据中信信托副总经理刘小军介绍,从2014年保险金信托业务开展以来,中信信托创造了行业内多个第一:国内第一单身故保险金信托;国内第一单生存保险金信托;国内第一单信托投保信托,受托规模国内第一;创造性地开发了国内第一个全流程财富管理系统及国内第一个能够在线办理保险金信托业务的APP。
 
  保险金信托的逻辑
 
  保险和信托都是财富传承的重要工具,作为家族信托的一个分支,保险金信托是投保人将其人寿保险合同的权益(即未来产生的保险理赔金或年金、保险分红等)设立信托;一旦发生保险理赔或分红,信托公司(受托人)将按照投保人事先对保险资金的处分和分配意志,管理、处置上述保险资金,实现对投保人(亦即信托委托人)意志的延续和履行。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做好保险金信托,是涉及信托公司品牌、产品设计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系统工程。
 
  刘小军说:“保险金信托属于‘事务管理+资产管理’类信托。保险类信托的重点,是实现委托人在保险理赔后对受益人如何获取财产的管理意志的延续,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富增值。国内的家族信托门槛较高,而与保险巧妙结合后,能让更多人享受到家族信托的服务。”
 
  中信信托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负责人王楠表示,信托最核心的要义在于持有、管理和分配,在此基础上,为委托人实现关乎自身和家族世代的幸福美好愿景,而财富传承一定是遵循“由小及大、由简单到复杂、迈出第一步最重要”的顺序,建议高净值客户可在专家的配合下将数个必要的传承问题予以考虑清楚。
 
  关注财富传承和保护
 
  近年来,信托公司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以强大的金融科技力量实现保险金信托业务的普惠发展。
 
  刘小军认为,随着国内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和中产阶层的蓬勃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家族财富管理和传承成为了更多家庭的普遍需求,中信信托提供的保险金信托服务将走进更多中等收入家庭。线上标准版保险金信托的推出,使得客户办理保险金信托的环节减少,体验信托专业服务的门槛降低,操作便捷,效率大幅提升,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能够让更多家庭开启财富传承和保护的第一步。
 
  当前中国诸多企业已经发展到了稳健经营与交接班并行的发展周期,中国高净值人士也进入了财富增长与财富传承并行的历史阶段。此次论坛期间,诸多高净值人士表示,在新经济时期下,如何满足高净值人群财富传承的需求?如何选择值得信任的专业机构?财富传承的产品、服务、人员标准的需求是什么?财富传承未来发展又将有什么趋势?这些都是他们关注的财富传承议题。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