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现金贷再上紧箍咒 互金协会:无牌机构应立即停止放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7日

    现金贷行业再上“紧箍咒” 互金协会:无“牌”机构应立即停止放贷
 
  每经实习记者 边万莉 每经记者 宋 戈 
 
  继网络小贷牌照发放被暂停后,现金贷行业再上“紧箍咒”。
 
  11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贷风险提示称,近期通过互联网为个人提供小额现金贷款服务的机构快速增加,其中有的机构不具备放贷资质且存在以不实宣传吸引客户、暴力催收以及收取超高额利息及费用等问题,这种行为的蔓延容易在局部地区引发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
 
  互金协会表示,相关机构应当严守法律底线,不具备放贷资质的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行为。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对于一些存在超过法定保护利率以上的各类费用,不当催收等问题的现金贷平台,蚂蚁金服已暂停与它们合作。
 
  易观分析师田杰认为,目前我国市场化的征信体系还没有建立,网贷行业间的债务数据还没有共享,导致行业的整体风控能力较弱。同时,建立风控系统费时费力费用高,网贷机构只能寻求风控较强的机构加以合作。蚂蚁金服此举会加速淘汰一些没有牌照、没有风控能力的现金贷机构,后期或有一波现金贷机构的并购潮或关停潮。
 
  后期或有现金贷机构关停潮
 
  近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了《“全国互联网金融阳光计划”第二十二周-我国现金贷发展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11月19日,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现在运营现金贷平台超过2000家。
 
  上述平台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和APP三种形式运营现金贷业务,其中通过网站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1044家,通过微信公众号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860家,通过移动APP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429家。
 
  互金协会提示,不具备放贷资质的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行为,具备合法放贷资质的应主动加强自律,合理定价,确保息费定价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近年来,现金贷行业的迅猛发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但高利率、暴力催收等问题也被不少人诟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蚂蚁金服已经暂停与不合规现金贷商户的合作。
 
  蚂蚁金服表示,在排查中发现个别商户存在超过法定保护利率以上的各类费用,不当催收,没有按照协议履约等问题,所以暂停了合作;芝麻信用对合作伙伴有明确的准入规则,还会持续排查商户的资质、产品和服务情况。后续如发现类似问题,也会立即停止合作。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目前大家都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36%年利率的“红线”标准来执行,但实际上金融主管部门一直没有出台这方面的管理规定。“所以用行业的自律,这种大机构率先地去明确规则,并且来执行,对行业的规范、标准的建立是比较好的。”
 
  田杰表示,此举会加速淘汰一些没有牌照、没有风控能力的现金贷机构。但这可能不会督促行业向合规转化,因为监管趋严,风控能力降低,只会让部分现金贷经营困难,它们自身难以扭转这样的局面,后期或有一波现金贷机构的并购潮或关停潮。
 
  风控须建立在征信体系之上
 
  当下的现金贷平台,对第三方征信数据都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以趣店为例,趣店招股书显示,趣店与蚂蚁金服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芝麻信用为其提供了潜在借款人的信用分析信息,提高了趣店的信用分析能力。
 
  不仅是趣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在注册体验一些现金贷产品时,除提交真实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等基本信息外,部分平台要授权芝麻信用才能顺利完成注册,或者才能获取更高的额度。
 
  田杰认为,芝麻信用有支付宝、淘宝等强金融属性数据,能有效地运用于信用分,芝麻信用分的使用效果也是市场中最好的。低费用、高效率、互惠互利导致现金贷机构过度依赖芝麻信用。而它的风险就是导致现金贷机构完全把风控交给其他机构,一旦监管收紧,收益率下行,现金贷机构就难以盈利。
 
  方颂表示,现金贷风控模式有问题,几乎是不设门槛,通过长期催收来做核心风控措施。其实,事先的审核是最主要的,但是一般现金贷平台没有这么大的能力自己去做风控。比较尴尬的一个问题是芝麻信用没有拿到征信牌照,这就说明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是有不足的。所以只能像现在这样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地去解决,要么央行牵头把大家的征信系统真正建立起来,要么就是选择性地发一些牌照,一起把缺失的部分建立起来。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