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现金贷监管趋严 银行对利率超36%红线平台停供资金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6日

    ⊙见习记者 魏倩
 
  争议中的现金贷平台,伴随着监管趋紧的风声,其资金来源正在收缩,扮演“输血”角色的银行、信托等持牌金融机构态度更趋谨慎。上证报记者日前获悉,银行早已扎紧口子,停止提供资金给年化利率超过36%红线的平台。近期也有信托公司与现金贷平台中断合作。
 
  目前,监管方面尚无新动作落地,对于现金贷平台的监管仍以一行三会等监管部门公布的措施为准。
 
  在争议未了、命运未决的关头,现金贷平台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悄然生变。
 
  “年化利率超过36%红线的平台,银行早就不给资金了。”某消费金融分期平台人士告诉记者。
 
  除银行之外,目前现金贷或者消费分期平台背后“金主”还包括信托、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以及P2P平台。
 
  从趣店披露的招股书可见: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该平台48.1%的放贷资金来自银行、消费金融、信托等持牌金融机构。“这不是孤例,行业都是这样,大多数是小银行。”上述平台人士说。
 
  现金贷和另一大资金供给方信托公司的合作似乎也开始收紧。记者获悉,有信托公司已停止与现金贷平台合作,而且是规模较大的“头部”平台。主要是双方合作条件未谈拢,该信托公司抬高了资金成本。
 
  某信托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曾考虑与现金贷平台合作,但现在完全放弃,主要是无法容忍较高的坏账率。
 
  这些持牌金融机构之所以愿意提供资金,自然是因为现金贷业务的高回报。从趣店半年挣10亿元,到拍拍贷半年赚10.5亿元,都足以印证现金贷的吸金能力。“短期内能快速实现盈利,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尝到了甜头。我们也在转现金贷,这不需要场景,又能挣钱。”上述平台人士透露,只是现在找低成本资金的难度更大了。
 
  某城商行资管部人士则告诉记者,对于转型中的银行来说,与现金贷平台合作,还可以增加资产规模,又能获取用户资源。银行也比较挑剔,会对合作平台设定合作准入条件,比如股东规模、治理结构、风控模型、历史数据等等。
 
  近期,央行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包括现金贷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可以预见,监管对现金贷业务的整顿力度或将超过之前。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