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中国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周小川开出三大药方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6日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发表题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署名文章。周小川在解读十九大报告时,重点围绕当前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表现、成因及对策展开论述,着重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在周小川的文章中,透露着未来金融行业发展大的政策方向,包括进一步推进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这是主动防范金融风险的未来抉择;金融监管还会进一步强化,除当前实行的加强影子银行、同业业务、互联网金融监管外,建立健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对非法金融活动和乱办交易所等乱象严格监管,以及加强对监管干部被监管对象俘获的利益输送行为的问责也是未来监管重点;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也将进一步加强,央行将在维护货币稳定的职责上进一步维护金融稳定,这也意味着其权责进一步提升;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根源,去杠杆会持续下去,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不会放松,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将进一步推进。
 
  之所以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工作的重点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因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高发期。周小川称,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特点,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违法违规乱象丛生,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
 
  在周小川看来,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的金融高杠杆和流动性风险、微观层面的金融机构信用风险,以及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的影子银行和违法犯罪风险。特别是,周小川认为,高杠杆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在实体部门体现为过度负债,在金融领域体现为信用过快扩张。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也意味着未来去杠杆将持续下降,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中性,信贷增速也将逐步回落。值得注意的是,周小川还具体地“点名”了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几大乱象,其表述甚至颇为严厉罕见。例如,“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快速发展,部分实业企业热衷投资金融业,通过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等赚快钱”、“交易场所乱批滥设”、“少数金融‘大鳄’与握有审批权监管权的‘内鬼’合谋,火中取栗,实施利益输送,个别监管干部被监管对象俘获”等。
 
  对于为何会出现上述金融风险,周小川认为,当前的金融风险隐患是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和逆周期调控能力、金融企业治理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足以及监管体制机制缺陷的镜像反映。也因此,防范金融风险就因从这些领域着手,总结来说,就是主动推进改革开放。“应对系统性风险,主题是防范,关键是主动。改革开放是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历史经验和未来抉择。”周小川说。
 
  具体来说,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周小川开出了三大“药方”,分别是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完善金融管理制度,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统筹协调;加强党的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其中,在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方面,周小川特别提到了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金融机构股东资质管理;建立健全金融控股公司规制和监管,严格限制和规范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从制度上隔离实业板块和金融板块。
 
  在完善金融管理制度方面,则着重论述中央监管部门(特别是央行)与地方监管部门如何协调监管,表示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的机构和力量,统筹系统性风险防控与重要金融机构监管,对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产品,明确监管主体,落实监管责任,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
 
  此外,周小川还提及了中央和地方监管部门未来监管的几大重点领域,“一手抓金融机构乱搞同业、乱加杠杆、乱做表外业务、违法违规套利,一手抓非法集资、乱办交易场所等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非法金融活动。”
 
  在加强党的领导方面,周小川则强调,党的领导要同金融企业法人治理必须一体化,必须贯彻到公司治理全过程,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机制。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