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0月30日消息,华菁证券在其成立一周年之际,迎来了新总经理刘威,在高管团队中,原总经理魏山巍调整为常务副总经理,董事长一职仍然为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包凡。
刘威在入职华菁证券之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他对新浪财经表示,公司定位差异化战略,目标做专注新经济的创新型投行。
高管团队调整
新浪财经获悉,华菁证券董事会任命了刘威担任华菁证券总经理,负责公司整体的运营管理,在10月28日召开的华菁证券高峰论坛暨一周年年会上,公司宣布了这一消息。
根据公司最新高管团队资料显示,新任总经理刘威拥有20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在中信证券期间,他曾先后担任债券发行承销部总经理、债券业务线行政负责人、固定收益部行政负责人、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金融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在包凡的评价中,刘威是个创业型的CEO,能团结大家力量同时也善于学习,适合新成立的华菁证券,而且从文化价值观上,刘威跟他的想法比较契合。包凡透露,他本人则会把更多重心放在公司战略、团队建设、资源协调等层面。
而原先分管投行业务的总经理魏山巍也有调整。据介绍,他目前作为常务副总经理,分管包括风控在内的中后台运营管理的工作。“证券业务中,中后台和前台是相辅相成的,中后台能力越强,前方就越能往前冲。”包凡认为,魏山巍在华菁证券的申请、筹建和初期经营中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加入华菁证券前,魏山巍曾任华兴资本MD,中国平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CEO、平安证券股权资本市场部(ECM)负责人,瑞信方正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裁,长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做企业第一是搭班子,第二是定战略,第三带团队。我们现在差不多完成第一步搭班子,而战略也是根据班子去做的。”包凡称,他们需要集中精力把很少的事情做好,不希望同质化竞争。
新经济的创新型投行
而华菁证券不同质化的定位就是做专注新经济的创新型投行。
当前市场中出现两个明显趋势,一是中国经济将从投资为主导转向以消费为主导;二是新经济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逐步加强,正助推中国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
刘威提出,与强盛的新经济发展势头相比,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为新经济服务的规模占比仍较小,金融服务存在缺失,“这些新经济金融的痛点,正是华菁证券的发展机会。“
在包凡看来,除了聚焦新经济市场外,与股东方华兴资本集团的协同效应也是华菁证券的优势之一。“对华兴来说,华菁是特别重要的战略布局,是很长远的事情,不是简单的投资项目,华兴没有对华菁短期上有财务回报要求。”包凡表示,因为在中国做一家新证券公司需要很多时间,而且现在很多同行很优秀,他们在里面找到自己的打法和位置还需要努力。
当然,包凡也提出,华兴资本作为股东方,还是希望他们尽快“断奶”,“没有设想过这个过程是3年还是5年,不过希望华菁自己走起来之后,能够跟华兴形成好的互补和互动。”因为华兴资本需要强有力的投资伙伴在资本市场予以支持,比如能够通过华菁证券帮助客户上市。
华菁证券是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十》设立的合资证券公司,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其由华兴资本、上海光线投资等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其中,华兴资本通过旗下的万诚证券控有华菁证券49%股份、上海光线投资持股46.1%,无锡群兴持股4.9%。
2016年4月,华菁证券设立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同年8月19日,华菁证券注册成立;同年10月28日,华菁证券正式拿到牌照《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同年11月29日,华菁证券在上海正式开业;2017年1月4日,其第一只资管产品成立;2017年2月23日,第一个ABS项目挂牌;2017年7月14日,第一个投行IPO项目进入辅导阶段;2017年8月16日,北京分公司开业。
经过一年的运营,截至2017年9月底,华菁证券员工逾200人,目前拥有投资银行、固定收益、资产管理、经纪、财富管理和研究等各条线业务。
包凡透露,华菁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拥有一定数量的储备项目,2个IPO项目进入辅导阶段;固定收益业务累计完成8个项目,融资规模总计超150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已发行6只集合资管产品、1只定向资管产品,涵盖权益、量化、固收类等产品线;研究所已针对互联网保险、知识付费、长租公寓等新经济领域发布深度报告。(新浪财经 许旻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