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信美相互曾卓:相互制+互联网的跨界共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7日

    9月27日,在“2017(第十二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之互联网保险跨界共创闭门沙龙”上,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总精算师曾卓表示,“从保险起源来说,最早的模式便是相互制保险。在互联网时代,相互制保险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曾卓表示,互联网时代下相互制保险具有三大特征。一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最初相互制保险是局限在较小范围的人群中,其业务的扩展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如今,一些同质人群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给相互制保险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间。”
 
  二是信息高度透明。“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保险组织可以视为公众公司,所有购买保险产品的会员,有权查阅相关信息。过去的媒介难以保证大家充分享受这种权利,但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站、APP向会员更好地公示所需信息。”
 
  三是借助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人群,针对同质人群的风险更好地定制保险产品。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相互保险组织运作的透明性。
 
  而关于跨界共创,曾卓认为,需要结合场景,根据同质人群的特定风险和需求,把保险的保障设计及服务的落地进行相应地整合,同时配合专门的制度安排,为会员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而产品、服务和模式的结合,不仅涉及保险公司,更需要跨界共创来完成。
 
  曾卓以信美相互为例,信美相互以共创模式开展业务,为会员定制专属保险产品。“会员就是公司所有者,需要做到切实从其利益出发,真正做到以会员为中心。在该理念下,信美相互以模块化、定制化来满足客户需求。”
 
  例如,信美相互能够将其保障和服务产品像“乐高积木”一样进行任意组合。“将共性的需求用模块固化,同时也开发出个性化的组件,会员可将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灵活的组合。”
 
  在定制化需求中,信美相互也在思考如何针对特定人群的需求专门定制产品。在此过程中,除了保险保障本身的设计,也需要做到服务的融合。
 
  曾卓表示,信美相互还在进一步考虑制度安排的匹配。目前,信美相互引入了用于保障之外的爱心救助机制,用以解决会员的其他风险保障。“对于信美相互的会员,如果发生的事故不在保险赔偿之内,则可以启动爱心救助机制,获得额外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信美相互为解决业内痛点进行新的尝试,首次引入“赔审团”制度。当赔付发生争议时,客户可以申请启用该制度,随机选取符合资质的会员,由他们通过在互联网端的讨论,最终决定是否赔付。
 
  当然,这种探索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比如,将智能机器人应用到客户端,用户只需输入自身的基本情况,便可推荐出相应的保障计划,这种模式下能够将产品有机组合,真正满足个性化需要。”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