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赣县区黄沙村:着力建设美丽花海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1日

游客在“黄沙花海”中拍照留念。

 

    □记者涂家福  特约记者谢建春 文/图

  ■乡村名片:

  黄沙村位于赣县区阳埠乡西南部,距离圩镇7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02户1320人,其中贫困人口77户322人。这里主要是丘陵地貌,地势高低重迭,山地与山谷并存,流水潺潺,青树翠蔓。主要经济作物有柚子、脐橙、水稻、甜叶菊、油茶等,农副业主要有腐竹加工业和养殖业。由阳埠乡政府、江西润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赣州市园林局和市社联扶贫工作队共同打造的“黄沙花海”景点覆盖全村,将全村规划成户外运动体验区、豆福坊文化体验区、采摘体验区等9个区域。

  溪水潺潺,绿树葱郁,村庄秀美,花海嫣然。近日,记者一走进赣县区阳埠乡黄沙村,使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田园画中。

  村党支部书记陈汉清介绍,黄沙村位于阳埠乡西部,是“十三五”国家贫困村,距离圩镇7公里。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在该村挂点的市园林局与市社联,发挥专业优势,以打造“黄沙花海”乡村旅游项目为突破口,加大投入,着力建设生态秀美乡村。

  在“黄沙花海”,许多村民正在整理花苗。游客三三两两,或徜徉花海,或拍照留念。阳埠乡驻村干部李明乐说:“每逢节假日花海可谓人山人海。城市游客纷至沓来,有人在竹林下露营,亲近自然;有人带着孩子在老乡家的老屋住一晚,品尝农家饭,欣赏山村夜晚的满天繁星。游客的到来也带动了阳埠腐竹等土特产销售。”乡村旅游项目加快了该村贫困户的脱贫步伐。有50余户贫困户通过销售农产品获得收入,户均收入超过1000元。贫困户陈昌正介绍:“逢上好时候,一天销售农产品都能收入1300多元。”

  “黄沙花海”是市园林局引进江西润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黄沙村建立的花卉苗木基地,依托黄沙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陈汉清介绍,一方面黄沙村闲置土地顺利流转,村民获得了土地租赁费用;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村民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就业岗位,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此次乡村旅游尝试,通过让城市与乡村发生碰撞,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有了奔头和盼头,搅动了他们的思想,拨动了他们的心弦,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道路上的新希望。

  在打造生态秀美乡村工作中,市园林局与市社联、阳埠乡通过科学有效的扶贫办法,帮助黄沙村脱贫致富,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为打造美丽乡村,助推精准扶贫。市园林局聘请了广州承源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对黄沙村乡村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单位先后5次来黄沙村进行实地考察,对黄沙村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人文生活、农业生产特点等各方面做了全面了解,并根据黄沙村实际情况,编制了符合黄沙村特色的秀美乡村规划方案。规划定位为将黄沙村打造成在赣州市、赣县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业观光休闲山村,并逐步扩大影响力;赣县后花园和美丽乡村;腐竹生产基地;花木生产、销售和观赏基地。

  为尽快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充分发挥产业对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黄沙村根据秀美乡村规划方案,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径,发展“旅游+产业”,多措并举,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结合“黄沙花海”基地的建设,黄沙村还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新增了2个停车场,搭建了一个220平方米的休闲平台,并组织人员清理河道,清洁垃圾、污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为引导广大村民树立净化、美化环境意识,建设美丽、宜居、和谐黄沙,黄沙村向全体村民发出“洁净家园、美化黄沙、从我做起”的倡议,开展了“清洁美丽黄沙”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村民提高了净化、美化环境意识,为黄沙村环境卫生营造和卫生意识的养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走进贫困户陈昌明家住的一座赣南土坯客家老屋,房间的两扇窗户大开,窗外曾经的一片荒地变成了一片花海。

  “贫穷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山村有其自然的美,只要用心打造,生态秀美和谐乡村不是一句空话。”村民陈昌运说。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