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保护发展双赢路 绿水青山入画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3日

    “时有双鹭鸶,飞来作佳景。”今年秋季,成群白鹭做客全南县大吉山镇斜溪村,成千上万的白鹭或翩翩飞翔、或自在觅食,构成了一幅醉人的美丽图画。白鹭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又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远游之后再度“回家”,得益于当地实施废弃矿山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像大吉山镇一样,如今的全南,在迅速崛起的城市和林立的厂房之间,天蓝、水清、树绿、鸟飞的生态景观仍然随处可见。该县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勇站前列,厚植生态优势,实施生态工程,发展生态产业,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今年1月至7月,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4亿元、财政总收入5.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9.6%。
 
  全南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又处于江西的母亲河赣江源头。该县视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最大的优势和最宝贵的财富,不再以GDP论英雄,将生态保护纳入对乡镇的绩效考评,并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终生责任制,通过最严的考核奖惩,推动全县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好一江清流和一方水土。加强源头防控,筑牢“绿色门槛”,近三年,该县拒绝了100多个对环境存在影响的产业投资项目,总投资达160多亿元;建设省级桃江源自然保护区、桃江湿地公园,将分别占全县林地总面积31.26%的62.2万亩天然林和28.7%的57.1万亩生态公益林纳入保护范围,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在2017全国文化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上,全南成功入围“森林乐活十佳小城”榜单。
 
  全南县坚持保护、建设、治理并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对山水林田湖进行全面保护和综合治理,投资2.65亿元实施废弃稀土矿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桃江流域生态治理修复三大工程,可新增2512亩用地,减少土壤流失8.03万吨,增加蓄水能力108.35万立方米,每年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5.64吨。推行“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全县空气质量365天均达到国家一类空气标准,全县地表水水质达标率稳定在85%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变“河长制”为“河长治”,将县内45条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部建立“一河一档”“一河一策”进行系统治理,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良好环境,通过1至2年的治理,使全县水质从Ⅲ类以上达到Ⅱ类以上。投资3000多万元引入行业领军企业实施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市场化,兴建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10处及垃圾卫生填埋场2座;推动实现农药化肥使用“负增长”,对全县禁养区和可养区、限养区内的84户畜禽养殖场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整治,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保护并不代表放弃发展,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全南县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推进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以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为依托,推动现代轻纺、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引进大健康高新科技产业园、不锈钢产业基地、声影大文化云数据中心、天润天排山风电等项目,积极发展新材料、大数据、大健康生物工程等绿色业态。打造江禾田园综合体、灵芝产业电子商务基地、厚朴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全县高山蔬菜4万亩、林下野生灵芝8000亩、芳香花木10万亩,为全县农民建起了一座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发掘生态、自然和人文等资源,建设国家级南迳芳香小镇、狮子寨旅游景区、雅溪围屋精品民宿、天龙山景区和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做大做优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健康养老等生态旅游产业。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邱礼彬 特约记者钟炆秦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