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投资时报》记者 刘佳昕
8月30日出炉的农业银行2017年半年报,展现出了其业绩回暖的喜人态势,各项财务指标运行平稳,业务经营稳中有进。
2017年上半年,农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769.53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1086.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19亿元,增长3.4%。
农业银行净息差水平与利润增速均保持在大行前列,今年上半年2.24%的净息差使得该行成为同业中佼佼者。
2017年上半年,农业银行实现利息收入3446亿元,同比增加148.4亿元。利息净收入2113.23亿元,同比增加123.66亿元。
业绩改善还体现在资本成本下降、资产质量向好及核心资本充足率好转。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服务“三农”方面,农业银行独树一帜实现新突破。截至6月末,县域吸收存款达6.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县域发放贷款和垫款3.4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新增3040.01亿元,同比多增1501.39亿元。
净息差优势明显 非息收入猛增
上半年,农业银行以良好的增长势头受到市场一致认可。
由于利息净收入及其他非利息收入增加,农业银行上半年实现营收约人民币2793.19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108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19亿元,增长3.4%,这在大行中占据一定优势。
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2113.23亿元,同比增长6.2%;其他非利息收入23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8.4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银行盈利能力增强还表现在第二季度净息差回升。上半年农业银行净息差为 2.24%,这在同业中为最高。
对于上半年利润增速回暖,农业银行行长赵欢在业绩会上表示原因有四:
第一是业务的平稳增长,农业银行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生息资产规模、贷款规模以及存款规模日均新增都是10%左右。
第二是息差的回稳,上半年净息差是2.24%,尤其是二季度的净息差上升,息差的优势有所扩大,这也是盈利增长的原因之一。
第三是成本控制良好,上半年农业银行成本收入比28.3%,比去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最后是风险控制严格,不良双降有利于利润的回升。新发生不良率下降比较快,再加上结构调整,和不良贷款处置取得的成效,上半年不良额和不良率都双双下降,不良率下降了0.18个百分点。另外,转型和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针对下半年和未来利润增长的情况,赵欢还表示:“我们会继续按照中央精神,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银行的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推进业务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大风险的控制。通过增收、节支降低风险,不断稳定银行的盈利水平。”
不仅如此,农业银行的整体规模也在稳步提升。截至上半年末,农业银行总资产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到20.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达到16.10万亿元和10.41万亿元,均较上年末增长7.1%。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达到1.08%和16.7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58%、11.25%和13.16%。另外,农业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具体来看,其不良贷款余额为2284.3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4.03亿元;不良贷款率2.19%,较上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3768.5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94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3.62%,较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对于下半年,农行首席风险官李志成表示,力争年底将不良控制在2%以内。
鼎力支持三农 践行服务实体经济
可以看到,农业银行在支持和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半年其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投放、推改革、促创新,“三农”金融服务继续迈上新台阶。
需要指出的是,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农业银行县域市场存款端优势明显,活期存款占比超过 56%,并且负债来源稳定、成本较低。
截至6月末,县域吸收存款达6.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县域发放贷款和垫款3.4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新增3040.01亿元,同比多增1501.39亿元。信贷投放重点突出,农田水利、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领域增长较快,金穗快农贷试点有序推进,农户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
具体来看,农业银行在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成效显著。其中,农民安家贷增长6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增长10.4%,水利建设贷款增长14.4%,县域城镇化贷款增长23.8%,农户贷款增长14%。
在金融精准扶贫方面,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贷款增加763亿元,增速10.8%,同比多增301亿元,增速高于全行3.7个百分点。承销全国首单扶贫社会效应债券,推动设立精准扶贫产业基金,新增涉农债券和产业基金91.5亿元。深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启动100家县域支行“放权搞活”试点,在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模式上迈出新步伐。
农业银行县域金融业务稳步发展时,县域金融的贡献度也在持续提升。县域存贷利差3.22%,高于全行平均水平35个基点。县域金融业务实现税前利润425.27亿元。
另外,县域业务拨备覆盖率达到177.41%,贷款总额准备金率4.9%。
即使是服务农村,农业银行也不忘科技创新。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方面,其上线电商平台商户总数达到16.8万个。
加快业务转型 收入多元化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农业银行启动了总行直接经营体制、省会城市行、综合化经营子公司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和盈利模式转型,战略性业务快速发展,新的增长动能积聚壮大。保持资金运作传统优势,债券投资收益率继续领先同业,承销地方债2492亿元。
掌上银行发展步伐加快,互联网平台销售能力持续提升,实现电子银行业务收入65.96亿元,同比增长22.7%。
数据表明,农业银行网络金融客户规模稳步增长,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截至上半年,各类网络金融客户累计达7.65亿户,较上年末增加5414.3万户。电子渠道金融性交易笔数达200.5亿笔,同比增长52.8%;电子渠道金融性交易占比达到97%,同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
另外,农业银行跨境金融和综合化服务能力提升明显。境外分行及控股机构资产总额1206.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0.4%;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39亿美元,同比增长81.4%。同时,农行首家人民币清算行迪拜分行正式开业,全球清算网络建设实现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