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管好大粮仓 打造大粮商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7日

  打造中国的国际大粮商,这是中国粮食企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迫切的梦想与追求。

  这一目标,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目的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并寄语粮企要有打造我们自己的国际大粮商的信心。从国情看,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举世无双的巨大市场,同时经济体量和质量正快速提升,这些都决定中国的大粮商必须也必将成为国际大粮商。

  可喜的是,随着中储粮等大型粮食骨干企业的砥砺奋进、迅速成长,不仅确保了国家粮食储备安全、粮食市场平稳,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支柱,而且产生了一批在粮食收储、加工、流通、贸易等各环节中都具有很大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优秀企业,它们在行业内、市场内,乃至全球粮食贸易体系中的扩张力与话语权正全面提高,中国大粮商正加紧行进在成为国际大粮商的道路上。

  不过,我国大型粮食企业大多是伴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出现的,中储粮2017年也才走过17个春秋。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储粮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尤其突出,必须始终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恪尽央企的经济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必然面临成长时间短、体制机制上条条块块割裂、市场化运作与行政管理不协调、资产规模与经济效益不匹配等许多短板与难题。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中储粮在实践中做出了回答: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继续深化改革是中储粮不断做大做强的根本动力。这一回答切中要害。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国企改革时说,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照这一要求,做大中国粮商,一方面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继续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做好“放管服”,另一方面就需要大粮商放下“老大包袱”“老大优势”,完善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在经济新常态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快补短板。

  惟改革,方能成就中国的国际大粮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瞿长福)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