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保护用户数据安全需规则制约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0日

  华为和腾讯陷入数据之争。据报道,近日,腾讯指控华为荣耀Magic手机侵犯了腾讯微信数据和用户数据,而华为则坚持认为所有的数据都属于用户,并且获得了用户的授权同意。网民认为,近来数据争夺战频现,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用户数据,并试图将其转化为收入。当前,我国的个人数据保护立法仍存空白,尽管网络安全法已经生效,但具体规定还有待细化。

  用户权益不能忽视

  “这场争端是一个如何权衡数据收集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从早前的顺丰菜鸟之争,到如今的华为腾讯之争,表面上看是数据之争,本质还是利益争夺。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硬件厂商之间的数据争夺战已经开始。”网民“聂日明”说。

  据报道,对于日前华为和腾讯因用户数据问题产生的分歧,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应称,工信部已收到有关情况反映,正组织调查协调。工信部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自觉规范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行为,依法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网民“谭浩俊”指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运用将是企业之间最容易出现纠纷的领域之一,这不仅关系企业的利益,更关系用户的利益。发生争执和纠纷时,很少有企业认真考虑用户的利益和感受。回到华为与腾讯的纠纷之中,如果双方都具有用户意识,能够对用户权利有足够的尊重,那么,就应当坐到一起,围绕如何维护用户权利进行商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各说各的理。

  立法空白亟待填补

  网民“喻拓”表示,用户数据的使用边界不清晰,最终受伤的还是用户。如今,确实到了为整个产业数据立法的时候。

  不少网民指出,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用户数据保护在宏观层面已有立法,网络安全法已经生效,但具体的规定还有待细化。网民“聂日明”认为,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应有专门的法律支持,明确数据的归属权、使用权,给出详尽的条例及对应的处罚机制。

  “华为和腾讯之争,有利益的角逐,也有长远的意义。类似的纷争往后也不会少,但换个角度看,新秩序和新规则往往也是在纷争之后得以诞生。相信这也是大家期望看到的结果。”网民“汐元”写到。

  (记者 张小洁 整理)

分享: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