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宏观经济 >> 正文内容

长江经济带去年GDP占全国4成以上 地区差距逐渐缩小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31日

    长江经济带去年GDP 占全国四成以上 地区差距逐渐缩小
 
  林小昭
 
  [2016年,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GDP)达33.3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3.1%,较2012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作为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沿线的省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走廊,同时,长江经济带也是我国三大支撑带之一。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文称,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长江沿江各省市积极践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得到大发展的五年;是长江沿江各省市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五年。
 
  长江经济带,这一新战略涵盖了沿江11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国土面积占比达20%,承载了6亿人口。
 
  数据显示,2016年,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GDP)达33.3万亿元,较2012年增加了9.7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3.1%,较2012年提高2.2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地区以占全国约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2/5以上的经济总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撑带。
 
  同时,长江经济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快速增加,地区差异逐渐缩小。2016年,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56470元,高于全国2490元。长江经济带中有5个省市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比2012年多2个。也就是说,在原有的上海、浙江和江苏的基础上,又有重庆和湖北两个省份的人均GDP高于5398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近几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尤其是上游的贵州、重庆,中游的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近几年经济增速在各省份中名列前茅。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胡晓登对第一财经分析,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相比东北、西北等地而言更为丰富,能源与经济体系的构建较为完备,受近几年能源下行的冲击小。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长江中上游地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更加方便。这几年产业布局和调整效果不错,产业结构比较均衡,吸引了珠三角、长三角大量企业转移落地。比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发展良好。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也告诉第一财经,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产业层次搭配更好。这些地方也有不少重工业,但相比东北等地,长江中上游的重工业如重型机械等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些地方的劳动力比较充沛、水资源丰富、更贴近市场,是产业转移的主要选择地。
 
  国家统计局的文章分析,十八大以来,长江经济带沿江各省市加快投资建设步伐,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3~2016年,长江经济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8213亿元,年均增长16.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

分享: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