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牛黄”催热扶贫养牛场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7日
连日来,一则“兴国崇贤一养牛场惊现稀世牛黄”的消息在兴国县的大街小巷传播,许多人在议论稀世牛黄之事。牛的牛黄、狗的狗宝、猪的猪砂,这些都被认为是稀罕物,因此很少有人见过真正的牛黄、狗宝、猪砂。
为了弄清“稀世牛黄”的真面目,记者来到崇贤乡太平村了解到,当地群众说的“稀世牛黄”是指发现了一块天然牛黄,而该村可乐牛养殖基地老板罗明正是这块“稀世牛黄”的拥有者。为打响当地肉牛养殖基地品牌,当地群众巧妙利用“稀世牛黄”的知名度,让养殖基地“一夜成名”,影响了更多村民参与到养肉牛行业,目前链接120多户贫困户参与,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养牛基地。
去年5月,罗明正在寻找投资项目,偶然发现养牛产业潜力巨大,当时兴国县的养牛产业还基本处于发展初期,现有的养牛场所养殖的肉牛,远远满足不了兴国的消费市场。于是,罗明萌生了在兴国县发展肉牛养殖的想法。
“当时和家人商量时,父亲、妻子都强烈反对做肉牛养殖项目。他们认为我之前养过鸡、鸭、鹅、鱼,都失败了,就不同意再继续搞养殖业。”罗明介绍,早些年他一直在搞养殖业,有一次晚上下暴雨,第二天发现快要出笼的几百羽鸡全部死亡。先后投资了一百多万元搞养殖业,最终都失败了。
但是,罗明没有失去信心,来到兴国县实地考察地形,发现丘陵山地养牛不仅肉质鲜美,牛肉价格也相对更高。于是,他最终选择了在崇贤乡太平村发展养肉牛产业。
“项目确定后,得到了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帮助流转了120多亩山地,还新修了一条直通牛场的水泥公路。”罗明谈起产业发展,对养牛场建起之后,如何让“可乐牛”这个品牌响起来想了许多办法。
7月15日早上,罗明接到之前合作伙伴刘先生的电话,称在宰牛时发现牛胆囊里有一大坨金黄色块状物。后来从网络上查询到,那金黄色硬块物极有可能是天然牛黄。罗明与刘先生协商后,刘先生将这块牛黄卖给了罗明。后来,罗明便带着牛黄前往上海找相关专家鉴定,专家鉴定为是一块较少见的“天然牛黄”。
罗明得到“稀世牛黄”的消息传遍了兴国县大街小巷,而他的可乐牛养殖场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目前,该肉牛养殖场的牛还未出栏就接到了500头肉牛销售订单,养牛规模达到1000多头,成为当地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肉牛养殖场。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该肉牛养殖场逐渐成为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基地,并通过农户领养、寄养、反租倒包、入股分红四种方式链接当地120多户贫困户,养殖场免费给他们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养肉牛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