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新景入画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6日
棚户区改造如火如荼,东江湿地公园游人如织……盛夏时节走进定南县城,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颜值”巨变的背后,是当地群众幸福指数的大幅提升。
近年来,定南县坚持“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城镇,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2017年该县安排新型城镇化攻坚战项目10个,总投资43.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18亿元。
边破边立 棚户区改造勾画城镇新貌
“棚户区改造,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定南县支持棚户区改造的居民何景华的心里话。
近日,定南县对棚户区改造的破旧房屋进行拆除,几辆挖掘机各自坚守阵地,十几辆运输车往来穿梭。自今年启动棚户区改造以来,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有历市镇历市村城内、历市村解放路横排、历市村新建和新屋、中沙村高角、恩荣村老围和恩背等4个点、5个地块,总计397户,项目占地165亩,房屋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为推动城镇化建设,定南县棚户区改造指挥部的干部把办公室搬到了工作一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棚改房屋征收上。棚改干部主动帮助征迁户处理家庭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对于征迁户中的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及时提供搬家、看房的“保姆式”服务。棚改工作人员用自己的真情服务塑造出定南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被征收户的信赖。5月和6月短短两个月,该县县城6个棚改点398户棚改户中已签约395户。棚改工作刷新了定南拆迁速度,创造了继招商引资新速度后又一个“定南速度”。
与此同时,定南县深度谋划前期性重大项目,扎实推进高铁新区、民政项目园、西气东输天然气主管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的项目申报、规划设计、征地拆迁以及争项争资、资金筹备等前期工作,及时将条件成熟的储备项目列入重点项目编制工作计划。积极引导
金融机构创新金融
产品,建立银企合作助推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加强
融资平台建设,加快推进PPP项目落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解决六难 居民共享城镇发展成果
傍晚时分,晚霞的最后一抹余晖尚未褪去,定南县行政中心广场就开始热闹起来。妇女们在歌声中翩翩起舞,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戏,享受着新型城镇建设带来的美好生活。
城区功能建设决定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定南县实施一批智慧药房和互联网医院二期启动运营,启动老城至岿美山等公路升级改造,一批休闲公园、社会停车场、农贸市场启动规划与建设,火车站广场公园、城区农贸市场、安置地基础设施、小街小巷道路硬化亮化、和顺保障房幼儿园、天九示范镇、城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城区破损路面及人行道维修改造、城区智能化立体停车场建设等项目正在规划或紧张建设中。
定南县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的原则,聘请专业机构,科学编制了城市、城镇、社区三级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以及供水、供电、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建立起了覆盖面广、衔接性强的城镇规划体系,引领城镇建设。逐步打造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协调发展的城乡建设新体系。着力解决城市服务中上学难、看病难、停车难、买菜难、休闲难、出行难等“六难”问题,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三城同创 全面提升城市颜值
日前,笔者在定南县滨河路看到,“中国好人”“赣州好人”等事迹装裱在道路两边宣传板上,整条道路成为“定南好人”一条街,路两侧是一排整齐的路灯,崭新、通畅的道路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今年以来,定南县积极推进“三城同创”,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出台《定南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活动实施方案》及相关方案。该县突出市民这个主体,着力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把创建标准细化、量化、项目化,科学安排时间节点深入推进,以全域创建不留死角,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带头,给人民群众做表率;对违章搭建、排污噪音、乱扔垃圾、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等不遵守规则和公德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开展“十佳经营户”“三城同创十佳标兵”“十佳居民户”等系列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一股正气,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清理城市“牛皮廯”、整治环境卫生或进行文明交通劝导,为“三城同创”奉献力量。
定南县还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引入第三方对31个网格进行评估、评比,落实“三城同创”工作纳入单位党政班子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创建工作不利,影响全县创建工作大局的,依照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此外,该县努力营造“蓝天、碧水、青山、绿地”的宜居环境,“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已经融入该县城镇化建设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