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成了贷款担保人,这是咋回事?
郓城一男子“被担保”,目前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牡丹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0日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淑娅
近日,郓城县的李先生收到一条关于“20万元
贷款利息没还完”的短信,让他颇为困惑,因为他从没贷过款。于是,李先生就到
银行确认,结果他名下还真有贷款。“是一位名叫郭娅的人盗用我的身份信息办成了她贷款的
担保人,而我根本不认识这个人。我找到银行负责人,他们说已经联系上这位叫郭娅的人,贷款已经还清。”李先生气愤地说,“如果作为担保人,不是本人的身份证也可以到银行办理吗?”
昨日,李先生拨打牡丹晚报热线电话,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7月6日,他收到一条短信:您为郭娅担保的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信息须报送人行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将会对您的征信记录产生不良影响。
收到短信后,李先生特别着急,因为他不仅没有贷过款,更不认识这个叫郭娅的人,于是就赶紧拨打了银行电话确认真假,谁知道这一查竟是真的。“银行查看信息、档案,发现我作为郭娅的担保人,为她贷出了20万元。可我压根就不认识她,后来我仔细一看,发现作为担保人,我的身份证信息是错误的。”李先生说。
李先生看到,作为担保人的身份证所有信息都与他的真实信息相符,唯一不符合要求的就是照片。“那个照片不是我的,和我本人相差很大,但身份证号、地址、出生年月什么都正确。银行在贷款时难道都不核实担保人的信息吗?如果银行贷款这么不严谨,那么将来还会给不法分子带来很多便利!”
李先生说,这笔20万元的贷款是今年3月份批下来的,如果不是这次郭娅没有及时还款,而他收到催款短信,那么他还被蒙在鼓里。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李先生已经报案。
7月19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联系到该银行的负责人。
据介绍,当李先生向银行告知这件事情后,银行方面就立刻联系郭娅,并在7月9日将20万元贷款及时追回,未造成李先生任何损失。
“现在李先生已经报案,我们银行也会全力配合警方的工作。如果是我们银行的员工因疏漏或其他原因造成这件事情的发生,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给李先生一个合理的交代。”该银行负责人说。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本报援助律师团律师韩光玲。
“李先生‘被担保’这件事,银行没有认真审查存在过错,如果李先生不满意处理结果,可到当地法院进行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韩光玲解释道。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被贷款、被担保呢?发生了这样的事又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韩光玲说,市民应该不定期地关注自己的信用状况,如信用受损,而确定自己没有填写过信用卡申请书,那么应该立刻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银行恢复信用记录,消除债务。在起诉时,应当要求对申请书进行笔迹鉴定,这是法院唯一也是最认可的证据。
韩光玲提醒,除了要重视身份证、银行卡信息保护外,也不要乱登录一些非法、假冒网站;身份证、护照、银行卡等遗失后,应及时报警或挂失,不让一切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当得知个人信息被泄露冒用时,应及时报案;向相关银行或部门要求停止使用该银行卡或相应账户,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已经造成损失的,可以通过司法诉讼的途径向相关冒用人及有过错的机构进行索赔,要求赔礼道歉及消除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