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ofo小黄车车辆质量备受吐槽 甚至被网友质疑城市垃圾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19日

    小黄车车辆质量备受吐槽 小蓝差异化经营剑走偏锋
 
  作者:杨店
 
  近日,《法治周末》联合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对市面上活跃度较高的共享单车品牌进行网络口碑研究,发布了《共享单车品牌网络口碑报告(2017上)》(以下简称《报告》)。本文以此为据,对《报告》中各品牌的网络口碑表现进行解读。
 
  摩拜单车:
 
  品质赢得信任 互撕挫伤好感
 
  6月16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E轮融资,将6亿美元收入囊中,开创了业内单笔融资最高纪录。至此,摩拜单车年内融资总额已达10亿美元。
 
  作为行业最大玩家之一,摩拜备受社会关注,并由此造就了品牌的高知名度。《报告》显示,在监测期间,全网范围内与摩拜单车有关的有效信息超过17万。这一数值,也超过其他共享单车品牌位居第一。
 
  2017年上半年,摩拜单车在城市拓展、用户数、订单量等多个维度都取得了大幅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共享单车平台之一。根据摩拜数据,目前,摩拜单车在海内外超过100个城市运营超过500万辆智能单车,日订单量最高超过2500万,注册用户超过1亿。
 
  产品品质是赢得用户的根本。摩拜单车的设计、质量以及专利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实现了较好的用户体验,受到了多数用户好评。在企业经营层面上,依托于雄厚的资金支持,摩拜在市场布局和拓展方面稳扎稳打、深耕细作。不仅在国内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还将“中国智造”带入国际市场,在新加坡、英国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不过,在行业尚不成熟问题频发的大环境下,摩拜单车也难掩种种行业弊病,致使品牌声誉受损,网民关注较多的有管理困境、乱停乱放、车辆损坏、安全事故等问题。此外,与竞品之间的互撕互黑、押金问题引发的质疑等,也被媒体反复报道,成为舆论热门话题。根据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数据,在监测期间,全网范围内与摩拜有关的负面信息总量超过5700条,仅少于排在第一的ofo小黄车。
 
  综合品牌热度、品牌美誉度以及声誉受损度等指标表现,摩拜以超过42000的分值位居十大品牌之首,成为网络口碑综合表现最好的共享单车品牌。
 
  ofo:
 
  “低质”标签引发舆论槽点
 
  同为共享单车两大巨头,究竟谁是行业第一,ofo与摩拜一直各持一词,外界难以定论。数据监测也证明,两者在品牌热度方面的表现十分接近,品牌影响力难分高下,同属“第一阵营”。
 
  不过,根据猎豹智库、Trustdata、极光大数据、艾瑞、易观、艾媒等多家第三方调研机构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ofo在用户规模、用户增速、用户活跃渗透率、用户日均使用次数、用户留存率等核心数据方面均超越摩拜,占据了市场第一。
 
  从网络口碑的角度来看,ofo在品牌美誉度方面要强于摩拜。数据显示,ofo在品牌美誉度方面获得了超过8万的分值,与摩拜相比优势较为明显。《报告》认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ofo在品牌推广上作了更多的工作。譬如,ofo邀请明星代言,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网友产生了更多互动,收获了更多年轻群体的好感。
 
  但在品牌声誉受损度方面,ofo的表现却较为糟糕。接近9000条的负面信息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创伤。除了与摩拜相似的诸如管理混乱、押金质疑等普遍性问题,网友对ofo与摩拜之间的恶性竞争也多有议论,尤其对ofo车辆品质吐槽较多,甚至有网友抛出了“城市垃圾”之类的质疑论调。
 
  根据《报告》,ofo的网络口碑综合表现位居十大品牌中的第二位,被摩拜拉开不小差距,不过比起其他品牌,优势也十分明显。
 
  优拜单车:
 
  “站在巨人肩膀之上”
 
  作为行业后来者,优拜单车在布局之初并不被外界普遍看好,不过一年下来,其市场表现超过业界预期,到目前,优拜单车已经覆盖了国内17座城市,成为共享单车大战中的一支有生力量。
 
  业内认为,优拜单车在市场上取得阶段性突破,得益于准确的市场策略和良好的产品形象。
 
  在布局之初,优拜单车不具备在一线城市与摩拜、ofo正面竞争的实力,因此,优拜选择了二三线城市作为主要切入口,这为其快速进入市场奠定了基础。随着市场地位的稳固,后续优拜单车尝试向一线城市扩张,展现出了不俗潜力。
 
  而在产品上,优拜单车依托于知名自行车生产商永久的品质和声誉,上市了多款车型,其质量和设计上受到了网友较多好评。同时,优拜单车注重场景细分,推出的男女两款不同造型和颜色的车较为吸睛,受到更多用户青睐。
 
  监测数据显示,虽然优拜单车在品牌热度方面与摩拜、ofo差距甚大,但与其他品牌相比,其品牌美誉度与声誉受损度表现更为均衡,具备一定优势。综合表现,优拜单车网络口碑处于十大品牌的第三位。
 
  小蓝单车:
 
  差异化经营剑走偏锋
 
  自去年在深圳宣布入局以来,小蓝的主要投放市场集中在南方几个城市,市场覆盖有限。在今年2月落地北京并获得4亿B轮融资之后,小蓝通过一系列市场运作,影响力快速提升。根据小蓝方面数据,目前小蓝单车累计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500万,日订单量超过500万。
 
  监测发现,不少网友对小蓝单车的车辆设计较为称赞,认为小蓝单车的高颜值、行业首创性的加入变速器、在车上加装电子显示屏的设想,这些都体现了小蓝单车在产品差异化方面的用心。此外,小蓝单车还推出了半年免费骑行卡和芝麻信用免押金等举措,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便利。
 
  根据《报告》,小蓝单车在进驻北京市场以后,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监测到的品牌热度高居十大品牌第三位,有效信息超过46000条,这一表现仅次于摩拜与ofo,拉开了与其他二三线品牌的差距。不过在声誉受损度方面,小蓝单车表现有待加强,全网负面信息超过了1500条,其中,与押金难退、安全事故、收费异常等相关的负面信息较多,对品牌形象影响较大。
 
  综合评估,小蓝单车的网络口碑形象排在第四位。
 
  永安行:
 
  有桩业务业已成熟
 
  共享业务未成气候
 
  永安行在中国公共自行车领域有多年的运营经历,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主打政府付费的有桩自行车。由于入行早、覆盖广、业务多样化、运营经验丰富、政府资源多,永安行逐渐成为公共自行车业的隐形巨头。
 
  不过,永安行此前始终专注于有桩政府投资公共自行车业务,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开始进入无桩用户付费共享单车行列。因此,在共享单车领域,永安行也只能算是后来者。
 
  由于共享单车在永安行业务结构中所占比例小,在市场上投放数量不多,其行业影响力远不能与ofo和摩拜相提并论,甚至与小蓝车、优拜等二线品牌之间也有较大差距。监测数据显示,永安行共享单车品牌热度仅仅排在第六。在声誉受损度方面,永安行共享单车由于受专利案风波等负面信息影响,表现差强人意。
 
  综合表现,永安行共享单车网络口碑排在第五。
 
  小鸣单车:
 
  电子围栏助力解决停放难题
 
  排在网络口碑第六位的小鸣单车,其品牌热度、品牌美誉度等数据与永安行共享单车十分接近,在声誉受损度上则略有逊色。
 
  小鸣单车的主要覆盖面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截至2017年7月,小鸣单车已在南京市场先期投放了共5万辆共享单车,锁定50万南京用户。
 
  小鸣单车近期受到业内关注较多的,一是与苏宁金融合作,推出免押金服务;二是开发全境电子围栏虚拟车桩系统,对于减少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具有积极意义。
 
  近日,小鸣单车宣布获得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小鸣表示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电子围栏的布局、产品迭代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酷骑单车:
 
  “土豪金”刷屏 网友褒贬不一
 
  根据酷骑单车方面的数据,目前,酷骑单车已在北京、天津、长沙、西安、太原、石家庄等城市投放,共投放单车近10万辆,注册用户接近200万。这一成绩,在二线品牌当中具备一定竞争力。按照酷骑规划,2017年预计在中国市场投放800万辆,走进200座城市,基本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和百分之五十的地级市市场。
 
  今年6月,酷骑单车推出了一款“土豪金”车型,迅速刷爆了社交媒体圈,网友褒贬不一。业内人士认为,酷骑这一“创举”,更多考虑是为了吸引眼球。通过足够吸引眼球的外观“刷存在感”,能够获得用户的注意力。另外,推出各种各样的新鲜功能也是希望获得市场肯定的举措。
 
  《报告》显示,虽然“土豪金”一度火速蹿红,但酷骑单车的整体品牌热度依旧偏低,不及永安行、小鸣等。在品牌美誉度和声誉受损度方面,酷奇单车表现中规中矩。综合表现,酷骑单车网络口碑排名较为靠后。
 
  其他品牌:
 
  品牌力缺失 市场风险加剧
 
  在其余大大小小的诸多共享单车品牌中,哈罗单车、快兔出行、1步单车等品牌相对来说更为网友熟知。
 
  而在这三个品牌中,哈罗单车的表现更为活跃,其在日均订单量、市场投放规模等核心数据上占据一些优势,给网友留下的影响更为深刻。数据显示,目前,哈罗单车已完成了国内15个城市的布局。除了深耕二线城市外,哈罗单车还首创了夜间骑行免费和换骑15分钟免费的经营策略。
 
  但受制于市场日趋饱和、自身品牌影响力有限等因素,整体来说,这些二三线品牌都难以充分展示竞争实力,更多地是通过差异化运营在主流品牌夹缝中分食十分有限的剩余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品牌通过差异化运营占据一些有利条件,是不错的战略选择。但这种差异化是否可复制,在与一线品牌短兵相接时能抵抗多久,值得怀疑。
 
  根据《报告》监测结果,依据各品牌在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及品牌声誉受损度方面的综合表现,哈罗单车、快兔出行、1步单车分列本次十大共享单车品牌网络口碑的第八、第九、第十位。

分享:

来源:法治周末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