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中小银行首次感到压力山大
高利润时代结束,已成为“资产荒”中的弱者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6日

    “监管越来越严。”一位城商行的董事长表示,十多年来首次感到如此大的压力——以前还只是盈利压力,盘算着如何活得更好,如今,实体经济有待振兴、不良贷款飙升、利差明显收窄、产品严重同质化、新金融竞争白热化和团队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难题叠加。

    在对四川、河南、河北等多省市调研中,记者发现,中小银行普遍感到“紧日子”来了。

    1.不再是“香馍馍”

    中小银行牌照和股权曾为资本热捧,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记者获悉,有三家西南、西北地区城商行大股东先后“易手”,近期又收到山东两家地级市城商行待价而沽的消息。其中一家截至2016年末的资产总额约600亿元,较年初增幅20.53%,且净利润约4亿元,此次出售其50%控股权,出让底价约45亿元;另一家净资产77亿元,净利润7.8亿元,以底价92亿元出售总股本的40%。

    “银行不再是‘香馍馍’。”一位银行大股东负责人说,“小银行生存都难。”

    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主体的中小银行,脱胎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其中,城信社自1985年诞生至1994年末飙升至约5200家,不良率飙升。199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由央行主导将全国的城信社整合为城市合作银行,后又陆续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而农商行,眼下仍有一部分未完成改制,还保留着农信社体制。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我国银行业总资产232万亿元,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分别占比12.6%和13.5%,两者之和占比26.1%。前者的资产增速高达21.3%,远高于同期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9.9%和13.5%。

    高扩张的背后,风险也逐渐显现。其一,高利润时代结束,且分化明显;其二,中小银行成为“资产荒”中的弱者;其三,经济降速,股东们亦面临流动性紧张。

    2.  主要风险何在

    一位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人士介绍,个别中小银行的真实坏账率比想象中还高,仅他经手的就有一些坏账率超过10%,且还往往要求他们美化财务报表,“这样的生意我们不敢再接。”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银行家认为,其所在银行今后三年的不良资产率将不低于1%,且风险尚未触顶,尤其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其中,最可能爆发产能过剩行业的信用风险,且资产负债率高但盈利差、缺乏信用支撑,可能使得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叠加。2013年以来,城商行的关注类贷款比例从2%升至3%以上,少数银行(如汉口银行、柳州银行、潍坊银行等)甚至超过了10%。

    “压力很大。”一位中部地区城商行高管告诉记者,该行不良率1.3%,低于所在省的均值和全国均值,但仍不敢放松——“乐观估计,中部地区的拐点至少要等到2018年。”原因在于,东南沿海的金融风险点暴露较早,2015年才传导至中西部地区,加之眼下推进金融去杠杆,又增加了新压力。

    相对难防范的,是地方政府项目或地方国企的信用风险——前述会计师的银行客户中,一些地区经济结构以钢铁、煤矿等过剩产能为主,一家钢厂涉及十几亿元不良贷款,就可能拖垮一家小银行。

    为此,中小银行普遍加强了内部管理机制,如对不良贷款的催收均从奖励制度转变为奖惩并行,从一线业务员到支行再到分行领导,各层级均采取严格挂钩、经济处罚和责任到人,甚至下岗清收。

    3.警惕“金融僵尸”

    记者调研发现,农商行的利润增速、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相比城商行稍好,源于其更接地气、机制更灵活。而城商行尤其中西部地区,已然如前所述产生了个别金融“僵尸”企业,濒临亏损。

    从全行业看,城商行出现两极分化,有的逆势扩张,有的得过且过。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分析,银行盈利存在规模效应,所有金融产品都需要在设计、开发和营销等环节投入成本,小银行的客户规模有时候难以覆盖这些成本。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认为,银行曾在经济上行和存贷利差管制等政策红利下旱涝保收,一旦经济下行,则必须以资产扩张来维持利润正增长,并消化存量资产质量下降对利润的侵蚀(拨备和资本要求)。但利率市场化挤压了定价空间,银行只能依靠增量(逆周期扩张)来生存,但这绝非长久之计。

    一位省级监管部门人士明确表示,还在扩张的一些银行,表明其高管仍在努力。但个别小银行开始依靠央行再贷款度日,“破产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4.治理资金空转

    在受访人士看来,中小银行还有一个突出问题需要关注,即表外业务等飙升加重了资金空转。

    一位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主管表示,国家提倡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向直接融资体系转变,但事实上,直接融资体系很大程度仍以银行为主。

    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以来,利差收窄使得一些银行以扩大资产来提高利润,致使投资类资产占比飙升,贷款资产下降,开始“不务正业”。

    以城商行为例,2016年其投资类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衍生金融资产和贵金属投资)占比生息资产高达约四成,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而整个金融市场中,银行依然是最大的买方,城商行则是其中最积极的参与者。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贷款占总资产比例低于40%的城商行超过一半,贷款比例低于30%的城商行超过三成,远高于股份制银行——贷款占比仍在40%以上的股份制银行有六成之多。同时,城商行理财产品余额以每年20%多的速度递增,远超过10%的银行业均值,扩张方式从“贷款-存款”的表内扩张转变为“理财-投资”的表外扩张。

    “没有办法。”河北某城商行风控部主管无奈地表示,2009年“四万亿”时期,市场患上了资金饥渴症,其所在银行上马了不少表外业务、同业业务和非标业务,但后来开展整治,使其又逐步转向了委外业务。当前,稳增长的主力军是政府基建投资,小银行难以插足,只能走“偏门”。

    “它们从金融市场上借钱,再倒手卖出去。”中信证券研究部副总裁刘斌说,这一过程中,加杠杆投向了股权等高风险资产,加重了资金空转。

    对此,央行一季度末全面铺开了MPA考核,规范“不务正业”者。

分享: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