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谨防废弃手机成隐私“裸跑者”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杨玉龙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4日

  随着各种新手机的上市,作为资深“手机狂”的小陈忙着购置新机,可家里越堆越多的旧手机却成为小陈的烦恼。“丢了既污染环境也舍不得,放家里没用还占地方,真是鸡肋”。近日,记者进行走访,发现不少市民都面临着和小陈同样的烦恼。而在快速更换手机的风潮里,不少年轻人想将旧手机出售又担心信息泄露,陷入两难。(7月3日《北京晨报》)

  手机更新换代的加快,人均手机保有量也在增加。对于废弃手机,一般情况下就是卖掉换钱,或者将旧手机以旧换新,或者送给亲朋等等。但是,对于一些个人隐私信息的处理,许多人并不在意;即便在意,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尤其是出售手机,比丢手机更危险。一些看似已经彻底删除掉了的信息,经过专业软件,往往能够恢复,这无疑是可怕的。

  废弃手机处理不当,极容易导致隐私“裸跑”。为避免这种情况,一是需要用户多些防范意识,选择手机时应以自己的需求为主,购买有品质保障的品牌手机,且尽量不要频换手机;买了新手机,对废弃的旧手机也需要做好安全技术处理;如果确实想销售,通过手机官方销售店,选择以旧换新的方式相对比较有保障。

  二是对废旧手机回收需要规范化,废旧手机回收利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着回收网络体系不完善、行业政策标准体系不健全、综合回收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导致回收的旧手机成为隐私泄露的一大通道。因此,急需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并出台专门法规或管理办法,构建起安全可靠的废旧手机回收网络。

  三是通过完善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将生产企业纳入回收体系建设中。诚如有媒体所言,手机厂商是站在旧手机回收链条上最有利的位置。相对二手交易平台来说,生产厂家回收,可以有效的节省用户交易和沟通成本,更可以避免交易过程中的欺诈现象。因此,应充分引导生产企业利用已有销售、维修渠道搭建起手机回收网络体系。

  根据工信部最新的统计数字,截至2016年11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13.2亿。智能手机每年的淘汰量也达到3-4亿,但回收率不足2%。庞大的数字背后,不仅仅是市场需求,更是民生诉求。不难预想,二手机回收市场将会成为手机厂商的一大争夺的增长点;但同时,如何让用户安全舍弃手机才是核心之功。(河北 公务员)

分享: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