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警惕勒索病毒肆虐网络空间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闫磊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30日

  当全球将注意力集中到“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等科技热词之际,连续来袭的网络勒索病毒给全球敲响了警钟。各项前沿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安全二字,尤其是在人类生产生活向着高度智能化发展的进程中,对安全环节的怠慢,将招致难以估量的损失。

  短短几天,超过60个国家遭受勒索病毒Petya的侵袭,机构瘫痪、工厂停产、系统罢工等事故随之而来,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直接损失。高度依赖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管理的政府平台和企业系统,一时间纷纷沦陷,影响的不仅是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连社会安定都受到了极大挑战。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一方面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正在帮助农业、服务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转换动能,提高效率,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在提升科技创造力的同时,全球化下的互联互通,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管控风险,通过法律、技术、人才方面的合作加强引导和监管,防范类似勒索病毒的事件再次发生。

  通过勒索病毒软件频发等事件,我们还应看到,实际上,西方主要科技公司在病毒爆发前,未将足够精力投入到安全领域的管理维护,一定程度上滋生了病毒开发者的生存空间。比如,勒索软件入侵Windows系统计算机,给硬盘加密,重写文件,然后要求受害者用比特币支付300美元,才能重新进入计算机。开发windows的微软公司在3月份就发布了安全补丁,但病毒依旧可以通过安全补丁上的一个漏洞进行传播。微软新闻发言人只能表示,正在继续调查此事,会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客户。对已经遭受勒索病毒软件侵害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这样的表态于事无补。此外,由于在客观上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加之开发新产品的收益远远大于维护旧产品,一些西方科技公司未能尽到企业社会责任,他们的商业取向为网络安全留下了重大隐患。

  从国家角度看,网络空间是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人类的第五活动空间,也被称为“第五疆域”。全球互联网产业日新月异的进步,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多国重资布局网络安全产业,我国也积极应时而动。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法规正式实施,这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大举措,为中国网民撑起一把“保护伞”,也为中国企业生产发展进行有力“护航”。

  总之,希望此次勒索病毒事件将政府和企业拉回到现实中来,更加重视网络安全环境的维护与监控。只有这样,不论是市场收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将远远大于“漠视安全”的野蛮生长。

分享: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