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改革与发展 保险业绕不过去的话题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8日

    今年陆家嘴论坛的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改革与稳健发展”。作为现代金融的组成部分和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保险业如何改革、又如何实现稳健发展?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陆家嘴论坛上详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国家发展离不开保险
 
    “保险对国家改革发展具有独特作用。”黄洪首先肯定道。与银行、证券相比,保险起源于国际贸易,有覆盖全球的再保险体系,灾害风险可在全球范围分散,其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因此,无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贸易,还是配置全球资源,都离不开强大的保险保障。但从以下数据不难看出,保险业的独特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从赔付水平来看,十八大以来,保险业赔付达3.3万亿元,年均增长22%。虽然我国保险赔付占灾害损失的比例已提升到10%,但与全球平均30%以上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从社会保障看,保险可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二、第三支柱,让老百姓分好和吃好“蛋糕”。虽然当前保险业承办大病保险保障10多亿人,积累养老和医疗资金7.7万亿元,但商业养老保险替代率、健康保险赔付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都不到2%。
 
    2016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8.3%,但大而不强。从资产结构看,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失衡,约90%的金融资产集中在银行,保险成为短板,仅占6%左右。从发展水平看,我国保费占GDP比重为4.2%、人均保费为336美元,低于发达国家平均8%、3400美元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平均6.2%、621美元的水平。从竞争能力看,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18家金融机构,其中,银行54家、保险公司56家,在这其中,我国银行10家、保险公司5家。
 
    行业稳健离不开改革
 
    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稳健发展,需要保险业发挥更大作用,而对保险业自身而言,改革亦是稳健发展的关键一招。
 
    “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化解风险的过程。”黄洪具体说道:“过去40年,保险业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挑战,这些前进中的问题,都是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当前,保险业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之所以有这些问题,恰恰是改革不到位。比如,资本不实的问题,导致偿付能力失真,就与市场准入退出和资本穿透监管不到位有关;违法违规资金运用的问题,就与管住后端的改革不到位有关;一些奇葩保险产品的出现,就与发展理念的改革不到位有关。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靠进一步深化改革。”
 
    事实上,中国保险业复业后经历了五轮大的周期,改革都是主要推动力。第一轮是1980~1989年前后,主要是改革经营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第二轮是1990~1996年前后,主要是改革市场体系,打破独家垄断和引入营销体制。第三轮是1997~2004年前后,主要是改革经营模式,实行产寿险分业经营和开发寿险新型产品。第四轮是2005~2012年前后,主要是改革销售体制,开拓银邮渠道。第五轮是2013年以来,主要是改革价格体制,实施人身保险产品费率等改革。
 
    通过不断改革,保险业增强了内生动力,保费从1980年的4.6亿元攀升至2016年的3.1万亿元,增长了6730倍,保费规模跃居全球第二。这种增速仍在持续,今年1~5月,保险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保费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26%。
 
    改革成果要靠市场检验
 
    改革发展,方向是关键。黄洪提出:“保险业改革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发保险产品、提供保险服务都要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为唯一标准。保险好不好,最终要靠市场来检验,根本是看老百姓的口碑。同时,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这是保险的立业之本。要大力发展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健康、养老、农业等保险业务,要发挥保险分散风险和长期资金的优势,助力投资、消费和出口,壮大实体经济。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保险业才会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而处于价格体制改革之中的保险业,则要通过改革管理机制,增强行业竞争能力。
 
    据记者了解,从构成保险产品的两部分成本来看,我国的风险成本与欧美差不多,但因机构多、链条长等因素造成运营成本明显偏高,导致产品价格高,竞争力不强。2016年,我国保险服务贸易逆差达88亿美元。
 
    对此,黄洪表示,一要通过管理创新降低运营成本。探索扁平化管理、专业化经营,挤压成本,向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二要运用科技手段创新商业模式。要深入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升级商业模式,满足保险需求。
 
    “金融业的核心价值或者金融业的核心诉求,是提升金融资源利用的社会总效率,实现金融利益分配的社会大公平。我讲的总效率,不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甚至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效率,而是全社会的效率,是基于社会价值创造的效率。”人保财险监事会主席王和建议,保险业的创新应当着眼于提升总效率,实现大公平。(记者 付秋实)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