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华屋成“华屋”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3日

  夏日的阳光洒满山岗,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二百多亩果蔬大棚翻着白浪,年近七旬的华屋小组村民华割禾进入蔬菜大棚,把一筐筐新鲜的蔬菜搬上三轮车,准备运到村里的农村电商e邮站,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华屋是远近闻名的贫困红军烈士村,苏区时期,当时仅有43户家庭的华屋家家有人参加革命,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人,其中17人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留下了“17棵英雄烈士松”的壮美故事。2012年前,华屋人均纯收入只有2230元,119户人家有103户仍然居住在土坯房中,其中还有8户农户因房屋倒塌租房居住。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扶下,2016年,华屋整村实现脱贫摘帽。如今,华屋成“华屋”,一排排规划有序的白墙碧瓦新居与优美的村庄环境相映生辉,村中果蔬飘香,产业兴旺。
 
  实地调研 下定决心
 
  贫困并不可怕,关键要有一颗勇于改变贫困的心,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1年,华屋所在的黄沙村“两委”班子出现违纪问题,4名村干部被“一锅端”。村民对改变华屋贫穷落后的面貌信心动摇,外出务工的不愿回来,留下的村民得过且过。
 
  5年前,瑞金市委书记许锐在第一次到华屋调研的路上,想起苏东坡“乳燕飞华屋”的美丽词句,以为此去看到的应该是“华丽的房屋”,没想到进入村庄看到的却是一排排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强烈的反差像针一样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上。
 
  站在“17棵英雄烈士松”下,许锐对随行人员说:“我们有愧于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呀!”
 
  让烈士后人尽快过上好日子,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瑞金市主要领导深入调研分析村庄致贫原因,除了历史的因素外,还源于当地干群的发展思路狭窄、内生动力不足。一定要改变华屋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定要让这里的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是瑞金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
 
  许锐把华屋所在的黄沙村作为自己的扶贫联系村,先后百余次到华屋调研,与群众话家常,听群众道难处,召开现场调度会,协调推进土坯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派驻这里的扶贫工作队,立下“军令状”: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干群同心 合力攻坚
 
  只有让群众看到希望、看到未来,才能使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乘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瑞金市结合村情特点,以文化引领规划,紧紧围绕“红色文化旅游特色村”的定位,大力实施土坯房改造,拆旧建新,美化村庄,发展产业,汇聚各方力量打赢华屋的脱贫攻坚战。
 
  在脱贫攻坚、振兴发展中,华屋统一规划建设了66套具有浓厚客家风情的新民房,在村庄后山建设了“信念亭”,打造了“信念的力量”“永恒的信念”两堂现场教学课,修建了“长征体验路”,在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了红军祠、设立了村史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革命烈士居住过的土坯房进行了修缮,布展传统农耕文化,延续红色历史文脉,让人感受到红军烈士当年的艰苦生活和坚定信念。同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特别在文化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新建了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入口景观、篮球场、农家书屋、农民戏台、宣传栏等,设立了老年颐养之家、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与此同时,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乡村活动,焕发群众良好的精气神。
 
  高中没有毕业就外出务工的华水林,在外务工几十年后,毅然回到家乡承包了8亩蔬菜大棚,甩开膀子加油干,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成为华屋首批脱贫光荣户。乡贤华锋看到家乡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回报乡梓情怀油然而生,他种下80亩百香果,带动了4户贫困户一起种植百香果脱贫致富。华屋的美好发展前景,唤起了外出务工青年的乡愁,他们纷纷返回家乡创业,开创出脱贫攻坚、同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文旅融合 村景日新
 
  “我们把村民闲置的房间打造成农家旅馆,开办农家乐餐馆,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华屋乡村旅游发展公司总经理华寿辉告诉记者。
 
  瑞金把华屋红色乡村旅游纳入该市旅游整体营销,利用重要节假日策划开展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举办篝火晚会、歌舞表演、民俗展览、爬山比赛、品尝果蔬等活动,做旺红色乡村旅游。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红色品牌农业,对华屋传统养蜂产业进行包装,注册“17棵松”蜂蜜,通过“农家书屋+电商和农村e邮”文化扶贫工程行销产品。利用“红军村”的影响力,发展观光农业,山上种植油茶、脐橙,田里种植大棚果蔬,打造出初具规模的观光农业示范园。华屋,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特色村”“脱贫攻坚示范村”“苏区振兴样板村”。
 
  红色景观和绿色环境交相辉映,环境优美、产业繁荣、民风淳朴、历史光荣的华屋如今已成为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游客心灵的栖息地。去年,华屋接待各级党员干部培训300多批2.5万人次。
 
  黄沙村党支部书记黄日生说:“脱贫攻坚、振兴发展,带来了群众日子的红火,也带来了村民精神面貌的大变化,华屋成‘华屋’,村民们感恩奋进,干劲十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特约记者姜建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