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3日
|
||
|
||
|
□黄长生 记者刘青 摄影报道
近日,记者走进于都县仙下乡高兴村,在高兴小学边上,看到了一栋崭新的三层楼房。这就是村里的保障房,在三楼,我们见到了古观长,他正和妻子在厨房做饭,孩子在客厅玩耍,一家人其乐融融。
而就在半年前,他们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居所。
“古观长小时候挺可怜的,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现在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文明说,古观长3岁时母亲去世,7岁时父亲去世,被叔叔收养。初中毕业后,懂事的古观长就跟随同村的长辈来到福建石狮制衣厂务工,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每当一个人独处时,古观长就常常会想起一首歌:“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2011年正月,经人介绍,古观长与兴国的王小丽喜结连理。可是,一对年轻的夫妻,文化程度不高,白手起家,举步维艰。
婚后一年,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女儿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孩子出生后,王小丽就在家带孩子。因古观长老家的土坯房危旧不堪,他们只能租房住,古观长在家乡找一些零工做。
2014年10月,他们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因为是早产,两个儿子体弱多病,看着比同龄人矮小太多了。收入不高,负担又重,还没有房子……这些困难,县、乡、村帮扶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始商量帮扶对策。在帮扶干部的努力下,去年年底,古观长一家搬进了村里的保障房。
“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住进保障房,心里暖洋洋”。古观长感激地说,党和政府帮我解决了住房问题,我要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把小孩教育好。如今,古观长在村里的一个服装厂加工衣服,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工资。妻子王小丽进了村里的童真乐幼儿园上班,有了收入,还能照顾好自己的3个孩子。
“针对无房户、自己也没有能力建房的家庭,我们筹建了这栋保障房,解决了贫困户的居住问题。”仙下乡副乡长刘秋生介绍道,这栋保障房于2016年5月动工建设,在今年1月建成并装修好,还免费安装了水电、添置了家具,让他们“拎包入住”,在新居里过了一个喜气洋洋的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