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谢师”切莫停留在“酒席上”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3日

  不知从何时起,每年中考、高考结束后,特别是高考过后,全国各地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谢师宴”大比拼。一些酒店会打出“谢师宴”广告,甚至还会专门派人到学生家中发放“谢师宴”宣传单。“谢师宴”让一些精明的酒店老板尝到了“甜头”,并不断翻新花样为“谢师宴”升级推波助澜。这也在一些孩子中间引发了跟风、攀比心理,让一些经济拮据的家庭感到自卑和压力。

  诚然,子女在高考、中考中考出好成绩,与教师的悉心指教是分不开的。作为学生和家长,希望能对教师有所报答,此乃情理之中的事。可是,“谢师”不必一定表现在“酒席上”。在笔者看来,教师频繁出现在“谢师宴”上还是存在明显弊端的。其一,“宴师风”说到底是一股“吃喝风”,与师德师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符;其二,教师接受宴请,有损自身形象,也会玷污师生之情;其三,宴师之风蔓延会直接导致学生家庭间相互攀比,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对教师而言,学生个个成才是其最大的愿望;学生家长教育子女勤奋学习,是对教师最大的报答,大可不必“打肿脸充胖子”硬摆“谢师宴”。作为教师,也应自尊自爱,明确谢绝学生家长的宴请。如果这样,“宴师”之风也就刮不起来了。总之,谢师切莫停留在酒席上。(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叶金福)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