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跑起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2日
|
工作人员在章贡区云计算中心机房内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
|
□曾爱娣 特约记者章璋 记者王怡岚 文/图
在由赣州科睿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本地化运营维护的章贡区云计算中心里,没有老百姓印象中的计算机,也没有埋头“计算”的工作人员,一排排像黑色立柜一样的服务器,就是云计算中心的核心。
去年7月,酝酿近2年的章贡区云计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和调试,即将投入运营。这个总投资2亿元的项目,没有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但看不见的数据整理和计算却在一刻不停地运转,稳健地推动着我市的大数据建设。
1 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说起“大数据”“云计算”,赣州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科睿特公司副总经理邱小童开了一张浅显生动的“科普帖”。
邱小童告诉记者,大数据的本质是数据的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使其发挥作用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云计算又叫云端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和传统信息技术相比,云计算能够把各种业务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政府及个人整合到一个基于云的统一应用、信息共享的虚拟化信息平台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无法用单台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处理方式和云存储技术。
“生活中,大数据无处不在,并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通过政务网站办理各项业务,通过智慧旅游客户端查询旅游路线、预订门票、预约服务;利用手机APP,我们出门前可以知道等的那趟公交车距离自己还有几站路,交警经常通过电台实时提醒司机们某某路段拥堵、需要绕行……这些都是大数据带来的福利。”邱小童说。
邱小童介绍,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数据信息本身,而在于对这些丰富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人们通过各种途径使用软件、产生数据,云计算中心收集数据,通过云计算手段使大量分散的数据之间产生关联,而这些产生了关联的数据,才是有价值的,通过大数据分析,给政府管理、
经济运行、百姓生活等提供便利。大数据作为一种产业的盈利关键,就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2 抢抓机遇因时而动
在赣州,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
去年初,我省印发实施方案促进大数据发展,提出了“优先在南昌、九江、上饶、赣州开展大数据应用服务,支持南昌高新区、南昌临空经济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和赣州市章贡区等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同年7月,我市出台《关于推进工业十大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意见》,提出“依托章贡区打造软件孵化园区和物联网创新应用产业园区,建设市一级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依托软件产业基础,章贡区因时而动,加快推动章贡区云计算中心建设。
据了解,一个云计算中心的辐射范围可达200公里至300公里,这是一个技术层面上最为合适的值。章贡区云计算中心辐射范围可以覆盖整个赣南,为我市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由软件企业承担具体运营和维护是章贡区云计算中心的一大特色。“云计算的基础和核心是数据,拥有软件应用和数据来源的云计算中心才有真正的生命力。亚马逊、谷歌、微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或软件研发企业为云计算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证明。”邱小童告诉记者,科睿特研发了一系列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应用软件,其中包括“智慧旅游”“工业在线”,以及我市19个县(市、区)中的11个政务服务网,让企业具备了面向全社会、全行业的数据收集优势。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有200多款软件及平台正在运行,有60多项软件著作权。
3 突破瓶颈因势发力
作为我市首个落地实施的云计算中心项目,在我市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心的未来规划显示出大干一场的冲劲。邱小童介绍说,未来三年,中心将通过物理资源中心建设和与其他大数据中心的资源共享,不断提升中心容量和容灾能力,将云服务拓展至湘赣闽粤周边四省200公里半径,服务人口扩大至2000万人。
随着中心全面运营,大数据和云计算的魅力将不断彰显。在智慧城市、政府信息化、电子商务等领域,为我市智慧社区、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能工业、精准扶贫等各个领域提供支撑,破除数据壁垒,带来更便捷的社会服务,降低全社会运营成本。
在描绘蓝图的同时,章贡区云计算中心的建设、运营过程中,也在不断发现难点和短板。一方面是本地人才不足,引进人才日益困难,相对而言,大数据是一个新事物,很多高等院校对大数据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才刚刚开始;另一方面是资金方面的短板,相较一般的工业企业,大数据产业的项目前期投入巨大,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投入产出比不均衡。邱小童说,要科学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让大数据“跑起来”,还需继续加强项目资金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完善人才培养与培训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消除数据孤岛。
记者了解到,章贡区云计算中心将致力于发展具有赣州特色的大数据产业,例如依托企业精准帮扶、经济运行分析、工业项目在线监测等打造赣州特色的工业大数据云平台;依托高等院校、稀土特色产业联合打造稀有金属大数据云平台;整合红色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等打造智慧旅游大数据云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