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张彦如
车险保费无疑是各大财险公司所虎视眈眈的一大块蛋糕,在逐渐市场化下的大潮下,老三家能否继续保持超过60%的市场份额,中小财险公司能否摆脱亏损分得一杯羹,一切疑团都将在二次商车费改的逐步落定下揭开。
6月9日上午十点,保监会召开商业车险改革发布会,宣布要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自主权,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通过市场化手段进一步降低商业车险费率水平,减轻消费者保费负担。
毋庸置疑,车险领域从来都是险企必争之地。此次商车费改逐渐深入之后,老牌险企能否继续保持市场地位?中小险企是能弯道超车还是很受伤?一切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据保监会方面介绍,商业车险的进一步改革主要是为了惠及消费者,通过降低保费、提高赔付率让消费者有更多获得感。据了解,全国大约有3.3亿车主,保险公司车险费率的进一步下调,会降低消费者保费负担与投诉率,让消费者成为最终赢家。
落定!允许险企进一步下调车险费率
在最新的政策发布中,保监会方面称,本次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后,根据前期行业测算,最低折扣率将进一步下调至0.3825,部分地区低至0.3375(即具有良好驾驶习惯和安全记录的车主在一家经营稳健的保险公司投保,保费可能下浮20%左右)。经过本轮改革,保险行业商业车险赔付率可能提高3.6个百分点。
据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刘峰介绍,此次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改革方案存在一些差异。具体来看,各地方案如下:
(一)在深圳保监局辖区内,自主核保系数调整范围为[0.70-1.25],自主渠道系数调整范围为[0.70-1.25]。
(二)在河南保监局辖区内,自主核保系数调整范围为[0.80-1.15],自主渠道系数调整范围为[0.75-1.15]。
(三)在天津、河北、福建、广西、四川、青海、青岛、厦门等保监局辖区内,自主核保系数调整范围为[0.75-1.15],自主渠道系数调整范围为[0.75-1.15]。
(四)在境内其他地区,自主核保系数调整范围为[0.85-1.15],自主渠道系数调整范围为[0.75-1.15]。
平安产险相关人士表示,对保险公司而言,系数使用下限的调整使定价权得到进一步扩大,系数使用情况对业务风险的直观判断也有所下降,促使保险公司不断优化自身定价模型和风险筛选工具,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同时,费改红利直达客户可有效降低中间成本,保险公司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承保、理赔等服务体验的提升上,从而获得更广大客户的认可,促进车险业务和谐快速发展。
此外,刘峰在会上表示,保监会将继续落实相关文件,严厉打击与高费用伴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据了解,保监会已于近期印发《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财险公司不得以直接业务虚挂中介业务等方式套取手续费;不得以虚列“会议费”“宣传费”“广告费”“职工绩效工资”“理赔费用”等方式套取费用。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财险公司不得盲目拼规模、抢份额;不得脱离公司发展基础和市场承受能力,向分支机构下达不切实际的保费增长任务;不得偏离精算定价基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车险产品,开展不正当竞争。
各大险企:市场争夺战再起 中小公司能否超车?
在车险领域,老牌险企如人保、太保、太保具有无可撼动的地位,保费收入占据车险市场60%以上。数据显示,2016年人保承保利润约为72亿元、平安约27亿元、太保约19亿元,占据行业前三甲。而相对应的,2016年中小财险公司亏损扩大。
对此,刘峰表示,中小险企经营困难的现象在过去、现在、将来都将存在。“保险市场在金融领域中是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新进入的主体要想在已经形成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必然要付出更多努力、资本金、专业技术能力和人才”,刘峰说道。
刘峰指出,商车费改是一个市场化的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规律发挥作用将越来越大,而市场的规律则是优胜劣汰。他认为,中小公司的出路是要自我施压、避其锋芒,选择大公司关注度不够、发展能力水平不强的领域发展,找准市场定位。
“从近两年的结果来看,市场集中度在稳步下降,公司经营不是靠大小,而是靠能力。我认为,中小险企应该抓紧提升自身风险识别和定价能力、内部管控能力、客户满意度等,在车险市场中仍有发展空间”,刘峰在发布会上直言。
安盛天平董事长胡务也在发布会表示,商车费改和中小险企的经营困难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他认为,商车改革为中小保险公司提供新的发展机会,这些公司可以通过产品、细分客群、细分区域来提高自身竞争力,未来的出路则是做专(产品端)、做细(抓住细分市场)、做强(比如将服务做到极致)。
胡务对新浪财经表示,此次商车费改深入后,预计各大险企的综合赔付率和综合费用率都会有一定幅度上涨,但中国车险的综合成本率在国际上来看还是相对比较低的。
在二次商车费改后中小险企是否还会延续以往亏损的局面,仍然值得关注。“对于保险公司来讲,在业务布局的初期,投资性亏损是正常的”,胡务预计中小险企的盈利局面会在3至5年内到来。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商改第一阶段的影响尚未结束,2017年一季度,行业车险保费增速仅6.6%,增速同比明显下降,近85%的客户续保保费下降;2016年经营车险的保险公司当中,仅不到三分之一的公司车险承保盈利。“商改深化实施、保险公司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加大后,预计车险保费充足性将进一步降低,车险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另一方面,市场费用的理性回归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商改深化实施初期,预计市场费用率仍在较高水平运行。”上述人士称。
3.3亿车主获得实惠 或成最大赢家
商车费改放开了保险公司产品定价,在市场化竞争下,各大保险公司为抢占市场,产品费率有所下降,而在这过程中,消费者将获得更多的实惠。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表示,费率市场化走势加大了保险公司自主定价力度,这是对过去传统行业垄断定价的一个调整,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保费费率会是一个向下走的趋势,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利好,其中一些驾驶习惯良好的低风险人群能享受到的下幅空间会更大。
据刘峰介绍,从第一阶段商车费改数据来看,车均保费下降,2016年底商业车险车均保费较改革前下降5.3%,减少保费250亿;车险投保率提高,商业车险新产品“性价比”提高,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投保;车险投诉占比下降,2016年车险投诉量占财产险投诉量的比重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消费者而言,如果保持较好的驾驶习惯,将有可能在下一年购买车险时获得更大的价格优惠,意味着让消费者可以花费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保障,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让车险产品发挥更大的社会保障职能。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消费者享受的优惠程度也不尽相同。根据保监会规定,本次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后,根据前期行业测算,具有良好驾驶习惯和安全记录的车主在一家经营稳健的保险公司投保,保费可能下浮20%左右;但另一方面,如果车主本身信用较差,同时车辆本身又是维修费用特别高的车型,那保险公司就会根据自己的风险识别系统做出判断,对此类客户给出的折扣系数相比之前可能并不会下降,当然也不会比之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