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学生暑期打工无法买工伤保险

来源:新快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8日

    不视为就业,与打工企业属劳务关系
 
    新快报讯 记者杨英杰 通讯员黄彩华 方锦妍报道 在东莞一家公司打暑期工的在校学生小王,工作时被同事不慎烧伤,后将公司告上法庭。2017年6月6日下午,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对本案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判令公司赔偿小王损失1.2万多元。
 
    1999年8月出生的贵州男孩小王,系某职业学校学生。2016年7月15日,小王到位于东莞市虎门镇的东莞市某五金塑胶有限公司做暑期工,担任普工。但没想到,仅过了两天就发生了意外。
 
    7月17日傍晚,小王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同一工作台的同事孙某因为好奇,想知道工作台上放的白电油是否可以点燃,就用打火机去尝试点燃。很快白电油就点着了,整个台面都燃烧起来。孙某慌张之下,把火苗无意扔到了小王的身上。当时孙某双手被烧伤,也殃及了旁边的小王,小王左手及左脚跟部也被烧伤。其他同事见状,马上帮忙把两人身上火苗扑灭。
 
    事发后,公司将两人送了附近一家医院住院治疗。后小王回了贵州老家继续住院治疗,同年9月出院。
2017年5月,还差几个月满18周岁的小王在母亲的帮助下,向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状告东莞市某五金塑胶有限公司,要求该公司支付医疗费、护理费等赔偿金1.7万多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小王作为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与五金塑胶公司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而仅为劳务关系。孙某导致小王烧伤,属于小王与公司劳务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小王人身损害的情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小王可以选择要求孙某赔偿,也可以选择要求作为雇主的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孙某追偿。公司认为事故责任在于孙某,故公司无须赔偿的说法,并不成立。小王的损失依法计算为1.2万多元。
 
    法官说法
 
    学生打工安全需谨慎
 
    主审本案的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虎门法庭副庭长欧泽林法官称,这是一起学生因打暑期工受伤引起索赔的典型案件。
 
    打暑期工的学生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身份,与企业没有建立劳动关系,双方为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因双方并非劳动关系,企业无法为暑期工购买工伤保险。暑期工在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如受到他人伤害,除非自身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否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的规定,企业需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暑期工因提供劳务而自身受到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按双方的过错承担责任。
 
    目前暑期将至,学生从事暑期工能增加自身社会实践,也能为企业带来廉价劳动力,本是双赢,但均应需谨慎注意。企业应对自身员工加强管理,为暑期工提供安全生产条件和培训,履行安全保护的职责,不要安排暑期工接触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或在其他不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学生找暑期工时也应充分了解岗位内容,尽量避开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有危险的岗位。

分享:

来源:新快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