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打包付费”看病可防范“过度医疗”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江德斌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7日

  6月2日,国家卫计委在深圳召开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试点启动会,深圳和新疆的克拉玛依、福建的三明被列为三个试点城市。作为国务院今年的70项医改重点工作之一,DRG收付费改革第一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今后市民在深圳就医,按项目付费将逐渐减少,而打包付费将成为常态。(6月6日《南方都市报》)

  之前,深圳市就在部分医院试行“打包付费”,在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推行按人头包干、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等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目前,住院按病种支付的病种数量已达到166个。此次深圳市成为全国DRG收付费改革的试点城市,乃是对“打包付费”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以此破解患者看病贵的难题。

  按病种付费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后来在发达国家先行推广,现在逐渐演变成按病种分类方案。在美国医院病人到医院看病,费用是由病人所投保的保险公司支付,然后保险公司再对医院治疗合理与否进行审核把关,再调整医院的投保费用和等级度。本次试点推行的是我国自主设计的C-DRG,即《全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规范》,病人得了同样的疾病,遇到同样的并发症等情况,按照同样的方式处理,将实行“一口价”的打包收费。

  此前各地患者与医院发生医疗费用纠纷事件,均曾出现乱收费、过度治疗的情况,导致“天价医疗费”频频上演,引发医患矛盾冲突不断。而且,传统按项目收费模式,也给医保增加负担,不仅要逐项审查收费合理性,还要防范医院搞过度医疗,但是往往是防不胜防,难以应对医院花样百出的做法,令医保费用不堪重负。

  而“打包付费”与传统的按项目收费不同,不再按照每一个项目收费,从而避免重复收费、多开药、开贵药、无谓检查等行为,能够有效防范过度医疗。未来医院增收将不再依赖开药、多做检查、多用耗材等,而是需要成本管理与提高效率,会积极去控制成本,减少耗材、药品等医疗资源的使用,从而让患者少吃无谓的药,杜绝过度医疗。

  而且,“打包付费”配套推行年薪制,不再关注医生的“创收能力”,而是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学科建设和技术水平。如此即可引导医生专注提高技术水平,不再浪费精力于开药创收,从而实现“以技养医”,摆脱长期以来的“以药养医”弊病束缚。

  可见,“打包付费”看病是一项综合性改革措施,如果配置好严密的监管制度、第三方医疗纠纷仲裁、独立审查机制等措施,就能够将医疗领域的看病贵问题解决掉,促进医院合理治疗,降低医患矛盾冲突发生率。

分享: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