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6日
行走于围屋、祠堂,感怀客家历史;徜徉于花海、泉林,细赏风起蝶飞;漫步在田畴、山丘,恣情于清风碧浪、菜甜果香……6月的安远县城乡,处处流露出小桥流水的恬静惬意,洋溢着悠远淳朴的乡愁浓情。
近年来,安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以生态旅游为基础,借助独特的山水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目前该县三百山特色小镇已入选赣州十大特色小镇之一,镇岗、车头、新龙、高云山等生态旅游型小镇也在快速推进中。
文化小镇吸睛
日前,记者走进安远县长沙乡筼筜村,在沧桑古朴的街巷边,越国世家宗祠于绿水蓝天中巍峨动人,祠堂前的石柱、房顶的貔貅、墙壁上的碑文,无处不体现出该村的文化韵味。
安远有生态、围屋、温泉等为主题的特色景区景点30多个。为推动旅游景点创新发展,安远将生态旅游与赣南采茶戏文化、楹联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相结合,挖掘民间故事、传说、歌谣等,在“看山看水听采茶,好山好水好文化”上做足文章,让文化小镇脱颖而出,吸引群众视野。
在该县新龙乡九龙山,万亩茶园绵延山丘,山岚顶峰,风力发电站的硕大机翼随风转动。山脚下,独具特色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着当地的美味佳肴。然而最为吸引人的是由一群着装艳丽、水袖轻舞的演员表演的《圆梦九龙山》《九龙山采茶》等节目。“赣南采茶戏是九龙山标志性的地域文化,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为景区的特色。如今‘登九龙山、品九龙茶、跳采茶舞、赏采茶戏’已成为这里的主打体验项目。”新龙乡党委书记张玉才如是说。
在镇岗乡老围村,远远就看得到一座“城堡”屹立田园边上。这座规模宏大、颇具特色的东生围,是该县客家民俗建筑的代表。为保存和开发好围屋资源,该县启动了东生围围屋群旅游区创4A工程建设项目,以迎客广场、客家风情商业街、客家原乡市集、客家文化长廊、手工艺术村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一心一带四区”的文化小镇项目建设正日趋完善。
休闲小镇养生
三百山上,清新空气洗洗肺;古围屋前,燕子呢喃花草薰;热泉河畔,温泉水滑洗凝脂。这是游客来到安远休闲小镇必不可少的游玩体验。
2015年,安远县依托县内主要旅游景点,规划了县城、龙头-永新山、三百山-东生围、九龙山-永镇桥等旅游片区,围绕城镇片区布局,锲而不舍地打造东江源养生休闲度假区、橙园生态旅游区、文化感怀体验区、古迹文物乡村参观区等四大旅游特色集镇,一批休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
为做好休闲小镇建设,安远县因地施策做好城镇规划,借力精准扶贫移民搬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综合考虑旅游、居住、养生等功能,聚力做好小镇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小镇面貌。
在引人注目的三百山休闲小镇,古色古香的温泉度假山庄、绿水长流的九曲十八滩、游人不断的水上乐园,特别是围绕游客服务中心、东西向的滨水景观轴、特色娱乐区、特色运动区、特色养生区、特色农业区、特色度假区、美丽乡村示范区等“一心、一轴、六片区”的空间布局和项目建设规划,展示了该镇独特的休闲品位。立足休闲小镇定位,安远还启动了三百山旅游景区创5A工程,对三百山景区沿线全面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让沿线呈现出江南水乡的典雅娟秀。尤其是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旅游综合体建设,成为休闲小镇建设的一面“旗帜”。
产业小镇富民
近日,天气晴好,记者走进车头镇官溪村农夫之家农家乐,伴随着“滋滋”油炸米馃的声音和扑鼻的香味,老板娘易元萍和她的几个员工分外忙碌。农夫之家生意的火爆,得益于镇上发展农家乐产业思路,该镇因势利导发展桑葚、草莓采摘等系列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米馃村”“农家乐产业村”,发展农家乐10多家。
安远结合一些乡镇区位优势,通过出台扶持政策、落实干部包户、从严考核奖惩等措施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了一些以餐饮和林下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小镇,实现了群众脱贫致富。
从2014年起,新龙乡结合县里扶贫政策措施,引导农民种植百香果、猕猴桃等特色经济作物,积极走“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特色产业道路,在各村建成了百余亩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让贫困户平均每户一年可增收2万余元。
在该县的高云山乡,发展产业有自己的特色,该乡将当地的山水旅游与种养产业相结合,通过鼓励农户大面积种植白莲,成立白莲种植合作社,不仅让农户获得了种植的经济收益,同时让高山田湖呈现出十里荷花的迷人风光,吸引了远近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