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乡村劲吹文明风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5日

  荷塘垂柳、青砖瓦巷、理学祠堂……日前,记者走访大余县新城镇周屋村,只见这里人头攒动,大批游客在周屋乡村旅游景区内拍照、游玩。秀丽的景色和浓厚的理学文化氛围,让周屋村独具气质,成为游客青睐之所。
 
  乡风文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为推动移风易俗,大余县结合实际情况,以培育“一村一品”文化为切入点,深化文明村镇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引导村民养成尊老敬老、干事创业、崇尚文明等优良品质,助推美丽乡村实现精彩蝶变。
 
  以孝治村 培育文明村风
 
  每到重阳节,新城镇周屋村都会举行隆重的敬老活动,村民将全村的老人邀请到祠堂,为他们献上精心准备的敬老宴和歌舞表演。“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老人安享晚年是每个晚辈应尽的责任。”周屋村党支部书记周振华说。据了解,周屋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重阳敬老活动,至今已坚持25年,其间从未中断。
 
  此外,周屋村每年还会举行好家风评选活动,表彰“好媳妇”“好婆婆”等一批孝老敬亲先进典型。“我们自己做好了,才能为后辈做好榜样。”村民沈燕华说。在上一届的好家风评选活动中,她由于尽心尽责照顾年老体弱的公公婆婆,被评为村里的“好媳妇”。周振华介绍说,举办评选活动,树立慈孝典型,引导村民争相向典型和模范学习,该村已经形成了“孝则奖,忤则惩”“人人以孝为荣,处处以孝为先”的良好风尚。
 
  “百善之首、以孝为先”,培育文明乡风,离不开孝文化的支撑。近年来,大余县以孝文化作为道德文化引领工程的核心内容,大力实施“以孝治村”工程,把弘扬孝德文化作为建设乡风文明的突破口,培育广大群众的文明之风。该县还组织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在各乡镇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并举办道德讲堂,大力宣扬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
 
  干事创业 提升精神面貌
 
  自从发展乡村旅游之后,黄龙镇大龙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干事创业村,该村不但成功打造了A哆乡村旅游景点,还借助平台优势和能人效应带动了一批人创业就业。
 
  80后小伙唐方冰是大龙山村创业队伍里的一员,他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养鸡场。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和员工正在山里喂食4000多只土鸡。“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来玩的游客很多,巨大的市场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下一步我准备打造属于自己的土鸡品牌。”唐方冰说,他之前在深圳工作了四五年,后来听说家乡在搞乡村旅游便选择回家创业。黄义梅在A哆乡村旅游景区内经营着一家豆腐坊,今年已经46岁的她以前是村里地地道道的农民,谈及当初创业的缘故时,她感慨地说:“乡村旅游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现在村民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我也不能落后。”
 
  “这几年村里的风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干事创业、勤劳致富成为村民的主流意识,这也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的经济状况和精神面貌。”大龙山村委会主任蓝善荣说。干事创业的风潮影响的不仅是个人,还有整个村子的气质。大余县从破除乡村陋习入手,引导村民树立勤劳致富、干事创业的思想意识,推动村民变“麻将手”为“编制手”,变“游手好闲”为“埋头苦干”,同时结合精准脱贫、乡村旅游等政策,为干事创业保驾护航,培养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村风民风。
 
  破除旧俗 引导文明风尚
 
  吉村镇右源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近年来,靠着村里丰富的林木资源,该村村民的收入大幅增长,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吃好、穿好、住好成为大多数村民的共同追求。然而,一种摆阔气、赛排场的不良之风也随之蔓延,有的村民为了摆排场,红白喜事动辄摆上百桌酒席,耗资巨大。
 
  “政府大力倡导乡风文明,避免铺张浪费,现在大家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右源村村民陈宜静说,在红白理事会的劝说下,他决定不再修风水墓地,百年之后采取火葬的形式安葬。自乡风文明活动开展以来,右源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树立文明、节俭的婚丧新风。经过不懈努力,婚丧喜事从简办理的良好风气开始形成。
 
  为破除陋习、顽习,大余县大力提倡婚事从俭,鼓励旅游结婚、集体结婚,消除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同时,该县全面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大力倡导厚养薄葬新风尚。该县在各村落建立红白理事会,并按照戒奢从简的原则,制定《红白事简办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等相关的制度和章程,引导村民破除铺张浪费、虚荣攀比等陋习,倡导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等社会新风尚。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斐 王淄操 记者吴明河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