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将组织优势化为扶贫优势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31日

  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培植……近日,记者在信丰县小河镇芫和新村看到,一个个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
 
  芫和新村是小河镇根据整村推进扶贫需要跨村组建的新型农村社区,由新芫村、志和村组合而成,辖7个村民小组,人口2760人,党小组4个,党员21名,志和村为省级贫困村。
 
  “抓党建促扶贫,把‘党建+扶贫’抓在基层,深度融合,党组织得到锻炼,扶贫工作得到推进。”信丰县小河镇党委书记朱俊华介绍说,该镇充分发挥各村党支部、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走出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党组织牵手产业扶贫
 
  麻竹、烟叶、鱼苗是芫和新村的三大扶贫产业。村党支部与太阳花(食品)有限公司携手共建的麻竹产业基地,带动全村、辐射全镇种植麻竹800余亩。
 
  该新村在产业合作社成立党组织。产业发展之初,由村党支部牵头组建志和麻竹基地、新芫烟叶基地、志和鱼苗基地等三个产业合作社。为规范合作社管理,该村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在三个合作社和产业基地成立党小组,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合力发展产业,让贫困户从中就业、入股等,实现脱贫致富。“党小组发挥组织优势,负责土地流转、基地道路建设、争取项目资金等,出了大力,成效也明显。”新芫村党支部书记李坊胜对各党小组发挥的作用表示肯定。
 
  为促进贫困户增收,让贫困户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村党支部牵头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基地优先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贫困户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就业协议书,投工投劳,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该新村20多户扶贫对象长期在基地务工,每个劳力每月工资收入2000元左右;对于劳力短缺的贫困户,基地与贫困户签订‘信贷通’参股协议。”小河镇镇长陈秀莲介绍说,该新村探索“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将5万元贴息贷款投入志和麻竹基地,基地公司负责偿还贷款,并根据经营情况按每户每年不低于2000元标准给予利润分红。合作社和基地公司职责明确,如麻竹基地富华专业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基地公司负责供应麻笋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并以保护价收购麻笋,贫困户种植获取产业发展收益。
 
  党员示范户带动扶贫
 
  芫和新村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村“两委”干部及党员带头种植烟叶,目前种植烟叶250多亩,并通过党员示范带头养殖鱼苗,建起了志和鱼苗养殖基地。
 
  李玉生是一名共产党员,为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放弃在外务工回报丰厚的岗位,利用自己精通鱼苗养殖优势,回乡发展扶贫产业,带头成立志和鱼苗孵化和渔业合作社,建起养殖基地,渔业合作社统一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鱼苗收购。目前,该渔业合作社吸纳了24户贫困户承包养殖,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
 
  党员李喜生过去在外地跑客运,为了带头种植烟叶,他不怕缺乏经验,从“零技术”开始学习种植,去年种植烟叶60多亩,为8户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今年种植烟叶100亩,带动了更多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
 
  为保护党员示范带头扶贫的积极性,推广好的做法,芫和新村成立党员互助站,选取12名致富能力强的党员为“党员示范户”,每名“党员示范户”根据自身特长,认领扶贫帮带岗、市场营销岗、技术服务岗的其中1至2个岗位,结对帮带2个以上贫困户或贫困党员,帮助发展1项产业,共享技术、信息和销售渠道,带动脱贫致富。
 
  党建创优环境助力扶贫
 
  芫和新村探索“党建+环境改善”,党组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志和圩、新芫圩、芒岗下等六个新农村建设点,完成拆除危旧房5500多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改水365户、改厕365户,改塘8座,硬化主干道1800米、通户便道2200米,铺设吸水砖3500多平方米,种植绿化树500棵,修建水沟1600多米,实现了村庄绿化、美化和亮化。如今,守拙园、流萤湖、致富石等12个特色园林小品初现雏形。
 
  今年以来,芫和新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扶贫,争取资金100多万元,硬化老屋下、仙水塘、墩高、贯岭、九龙湾等通组公路,对五星河新芫段河流进行了改造,解决了河流沿线300多亩农田洪水侵蚀问题,实施了一批小农水项目,改造了志和大道灌溉排水管网和新建芒岗下小组水圳,解决了排水难和附近农田灌溉问题。
 
  芫和新村把为民服务场所建设作为扶贫村建设之一,新建两个规范化村民服务中心,建立两所标准化村卫生计生一体化室,建成两个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同时,该新村大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延伸为民服务网络,实行党员干部义务代办制,在村委会设立代办站,在村民小组设立代办点,遴选公益事业心强、讲原则、讲奉献、素质高的党员干部担任站(点)义务代办员,所有代办实行免费限时办理,拓展了服务群众平台。
 
  在创优为民服务中,该村党组织针对全村54户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坚持因户派干部结对帮扶,分别制定相应的脱贫措施和时间,并挂上联系牌,使扶贫户与结对帮扶队员间做到信息互通,做到“心贴心”服务。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记者萧森 特约记者李健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