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养老保险收支缺口扩大 企业养老金标准将再迎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31日

    每经记者 李彪 
 
  近日,人社部发布消息称,2013年至2016年国家每年都统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在普遍调整的同时,注意向高龄退休人员适当倾斜。经过连续调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2012年的1686元提高到2016年的2362元,增长了676元,年均增长8.8%。
 
  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养老金支付每年要增长一定比例,这是刚性的需求,但是,近年来也面临着养老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需要做好平衡。
 
  养老保险收支缺口扩大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6年末全国参保人数达到0.37亿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省级统筹;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及时跟进;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等。
 
  人社部介绍,2016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共计8.88亿人,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为3.79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5.08亿人。
 
  同时,社会保险基金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约为5.36万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4.9%;基金总支出约为4.69万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9.1%。
 
  其中,养老保险方面,2016年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达到3.80万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4.9%;全年基金总支出3.40万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9.4%。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5万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5.1%。其中征缴收入2.68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1.03万亿元,年均增长12.9%。基金支出3.19万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9.6%。2016年末基金累计结存3.86万亿元。
 
  这意味着,作为现收现付制度,在扣除财政补贴等其他收入外,去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和支出收不抵支规模已经超过了5000亿元。同时,2012年以来,征缴收入年均增长比例明显低于支出增长比例,资金收支之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实际上,2015年,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入不敷出的省份在2014年3个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到了6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朱俊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最近几年看到很多地方养老基金出现收支失衡,需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不断增大。
 
  对此,房连泉称,从当期收支的情况看,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地方越来越多,需要财政补贴。为充实社保基金,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一直有讨论,但是由于涉及多个部门,仍需沟通、协调。
 
  企业养老金标准将再迎涨
 
  由于老龄化等原因,人口抚养比例不断下降,从二十多年前的5:1下降到了2.8:1,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在不断增大。
 
  与此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将在今年迎来“十三连涨”。
 
  不得不提的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在经历了11次10%的涨幅之后,去年执行的是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而今年的涨幅进一步下调至5.5%。
 
  朱俊生认为,国家下调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比例,很重要的原因是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比较大,由于快速上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基金的不平衡,未来这一增幅很可能还会下行。
 
  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方面,2014年7月国务院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27个省级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本地基础养老金标准。2016年底,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17元,其中月人均基础养老金达到105元,基本实现5年翻一番的目标。
 
  此外,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投资运营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人社部介绍,明确社保基金会作为养老基金投资受托机构身份,印发《关于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保底收益、不保底收益两个版本的委托投资合同。截至2017年1月底,首批7个省份已与社保基金会签订合同,委托总金额约为3600亿元。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