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亚非发展走廊”怼不上“一带一路”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社评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6日

  印度总理莫迪23日在印度举行的非洲发展银行大会上力推印度和日本共同参与的“亚非发展走廊”,该走廊也叫“自由走廊”。印日媒体和一些西方媒体纷纷认为,两国试图以此平衡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由于印度是唯一公开质疑“一带一路”的国家,新德里围绕“亚非发展走廊”的地缘政治寄托受到更多注意。

  中印关系发展受到一些新老问题的牵制,新德里方面通过言行展示不满的情况尤其多一些。不过平心而论,相比当年那个大起大落的年代,中印关系保持了总体稳定,不仅边境地区是平静的,两国贸易也保持了增势,此外两国没有出现可能牵动全局的突发性危机。

  印度喜欢拿中国做参照系,什么都扯上中国比一比。这些年印提出过“季风计划”“香料之路”等让世人眼花缭乱的合作概念,印媒都爱把它们同中国“一带一路”比来比去的。去年莫迪访日时,印日又一起在联合声明中倡议“亚非发展走廊”,这似乎帮印度人在“一带一路”面前增加了一个自信的支点。

  然而实事求是说,“亚非发展走廊”与“一带一路”实在没法比,后者在全球收获了广泛认同,连美日都转而对它抱以积极态度。另外“一带一路”已有大量成果,开过了首届高峰论坛,而“亚非发展走廊”尚处在“纸上谈兵”阶段。

  印度与中国不同,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尚有大量资金缺口,基建能力的外溢远没有到自然外流的那一步。中国的“一带一路”是水到渠成的发展倡议,而“亚非发展走廊”则更像是印度从地缘政治考虑出发,联合日本仓促搞出的“应对性战略”。

  其实,如果印度与日本一起真把“亚非发展走廊”搞出人气来,也看不出对中国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世界上的发展计划有很多,它们重叠、对接的可能性似乎多于它们彼此排斥的几率。至于可能多一点竞争,中国人对此看得蛮淡的。当今世界上竞争无处不在,印度GDP总量不到中国1/4,它至少现在还不是能对中国竞争大环境产生关键影响的元素。

  因此中国有形成欢迎印日“亚非发展走廊”成功的心理容量,即使可能有一些中国人也会与印度斗斗气,但中国社会有克制这种情绪的集体能力。

  印度方面有必要跳出事事与中国比的心理焦虑,不需妄自菲薄,也不需对镜自恋,而不妨淡定、从容些。中国根本没有挤压印度战略空间的动机,中国还注定是印度发展经济的天然伙伴,而不可能是它的绊脚石。中国愿意不断扩大两国利益的兼容性,我们无意在某个领域与印度搞零和的对着干。

  如果印度受对华焦虑驱使,把印中竞争当成其国家发展战略的主线之一,那么将对自身造成损害。因为这种战略所瞄准的问题并不真实,执行的过程也必将走形,还会搞得自己很累,最后收获的很可能是一些“歪瓜裂枣”。

  有一些印度精英总是对着世界地图阐释中印关系,从中发现中印相互的“包围圈”。他们满口地缘政治词汇,但却带着中学生写作文的幼稚。忆及这些年印度领导人多次对中方表示,“亚洲有足够的空间能容纳中印两国同时崛起”,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言辞是客观、真诚的。因为中印扩大合作对印度的好处既比对中国的好处多,更比一旦中印对抗带给印度的好处多得多。这些利弊应该不难算清楚。

分享: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